農資識假辨假及投訴處理小常識 目前,市場上農藥產品中,除假冒廠名、廠址及品牌等冒牌農藥外,假劣農藥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不含農藥有效成分,對病蟲害基本無效果。 (二)隨意亂加農藥成分,形成“多元復配”產品。 (三)在產品中添加禁用農藥成分,或者限用的高毒農藥成分。 (四)標簽標明的成分與產品不符。有的產品不含標簽標明的農藥成分,而加入的是其他農藥成分;有的產品特別是復配農藥,其中一種成分(一般價格較低)的加入量較大,而不含另一種成分(一般價格較高)。 如何鑒別假劣農藥? 農藥質量的鑒別,最可靠的方法是作產品質量分析,但這項工作一般要由專門機構進行,農民朋友可通過簡單的方法作初步判斷。 (一)查看農藥產品標簽和使用說明書,具體內容在前面已作了詳述。 (二)查看出廠時間,看產品是否在保質期內:一般農藥產品保質期為2年,個別產品為3年。超過保質期過長,就會減效或失效。 (三)要檢查包裝是否合格,標簽及使用說明書是否清楚,有無涂改現(xiàn)象。 (四)要查閱生產廠家是否為國家定點農藥生產企業(yè)!叭C”是否齊全、真實。 在購買農資時,“四要,四不要” (一)要看證照。要到經營證照齊全、經營信譽良好的合法農資商店或獸藥專營店購買。不要購買流動商販和無證經營的農資。 (二)要看標簽。要認真查看產品包裝和標簽標識上的登記證號、批準證號、產品名稱、生產廠家、廠址、生產日期、有效期、產品說明等事項,查驗產品質量合格證。不要盲目輕信廣告宣傳和商家的推薦。 (三)要購買合法農資產品。不要購買非法和國家禁用的農藥、獸藥及其他投入品。 (四)要索取票據(jù)。要向經營者索要銷售憑證,并連同產品包裝物、標簽等妥善保存好,以備出現(xiàn)質量等問題時作為索賠依據(jù)。不要接受未注明品種、名稱、數(shù)量、價格及銷售者的字據(jù)或收條。 在使用農資時,“三要、三不要” (一)要使用合法農資。不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和其他化學物質。 (二)要合理使用農資。注意查看產品包裝上標明的使用范圍、要求和注意事項,聽從農技或獸醫(yī)人員指導,遵守種養(yǎng)技術規(guī)范。不要違規(guī)使用農資。 (三)要嚴格遵守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和獸藥休藥期規(guī)定。注意查看農藥、獸藥包裝上標明的安全間隔期或休藥期。不要出售未達到安全間隔期、休藥期的農畜產品。 農民投訴農資糾紛應掌握哪些證據(jù)? 農民使用農資后,如果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甚至造成損失,可以向工商、質監(jiān)等部門投訴,應注意收集的證據(jù)包括:購買所用農資的有關憑證;使用農資的包裝物、標簽、使用說明書及經營者提供的有關資料等;所用農資的使用記錄及所剩余的農資;邀請有關技術人員鑒定并出具鑒定結論;及時向經銷者反映情況,并要求使用同批次農資進行驗證;對所使用的農資送有關質檢單位檢驗。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