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2016年稻米市場猜想!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6723 | 回復數(shù):3

聯(lián)盟版主 通過中國農資聯(lián)盟認證的專欄作者,有思想,有思路,有精彩原創(chuàng)文章! 發(fā)表于: 2016-1-18 21:25: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本帖最后由 老農推推 于 2016-1-18 21:27 編輯

2015年,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這一年,我國糧食產量再創(chuàng)歷史紀錄,總產量達62143.5萬噸,比上年增加1440.8萬噸,增長2.4%。實現(xiàn)了創(chuàng)紀錄的“十二連豐”。其中稻谷產量達20824.5萬噸,較上年增產173.8萬噸,增幅0.8%,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在稻谷產量繼續(xù)增加的同時,大米進口也繼續(xù)大幅增加,全年從海關進口的大米超300萬噸已無懸念。依靠最低收購價政策的輪番啟動,2015年稻米市場總體保持了較為平穩(wěn)走勢。但稻米市場產量高、進口高和庫存高的“三高”現(xiàn)象也更加突出。國內糧食市場亦同樣如此。為緩解這一現(xiàn)象,在上一年對大豆、棉花實行目標價格的基礎上,近期國家對糧食政策進行了適當?shù)恼{整,并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了“休耕”的方針。在上述政策的影響下,展望2016年,預計稻米市場將在延續(xù)上年走勢的基礎上會出現(xiàn)新的變化,去庫存化將會加速,市場下行壓力增大。但在最低收購價的支持下,預計總體依舊將保持較為平穩(wěn)的走勢。

猜想一:最低收購價預計將保持穩(wěn)定
一是2016年預計仍將繼續(xù)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自2004年實施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以來,至今已有12年。雖然當前國內稻谷市場“三高”問題嚴峻,但2016年預計仍將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2015年11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明確提出,“改革糧食價格形成和收儲機制,完善玉米、大豆補貼政策,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2016繼續(xù)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币虼,2016年繼續(xù)實施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毋庸置疑。而在此前的10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更是指出,“要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統(tǒng)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注重發(fā)揮市場形成價格作用,農產品價格主要由市場決定。調整改進‘黃箱’支持政策,逐步擴大‘綠箱’支持政策實施規(guī)模和范圍,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繼續(xù)執(zhí)行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改革完善玉米收儲制度,繼續(xù)實施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這說明,不但2016年,今后若干年內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也仍將繼續(xù)實施。

二是2016年稻谷最低收購價上調的可能性不大。我國稻谷生產連續(xù)豐收,已多年呈產大于需之勢,無須再通過提高價格的辦法來強力刺激生產。加上當前國內經濟增速持續(xù)下滑,物價漲幅持續(xù)低迷。2015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5%。1-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4%。物價漲幅持續(xù)低迷,繼續(xù)上調稻谷最低收購價也不合常理。

三是稻谷最低收購價下調的可能性也不大。雖然2015年玉米臨儲收購價出現(xiàn)了大幅下調,平均較上年下調了10%以上,但這是因為玉米自身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造成的。據(jù)統(tǒng)計,自2012年至2014年,我國連續(xù)三次啟動臨儲玉米收購,累計收購量超過1.8億噸,而銷售量僅3000多萬噸。截至2015年12月20日,東北臨儲玉米收購總量達到4261.93萬噸,以當期(近五日)收購量533萬噸計,至12月底,臨儲玉米收購總量預計將突破5000萬噸,累計庫存將達2億噸左右。預計收購期結束,玉米臨儲庫存總量將超過當年產量。國家不得不動用價格政策來強力調節(jié)玉米的供求關系。稻谷雖然“三高”現(xiàn)象較為嚴重,但目前臨儲稻谷累計庫存量還不到玉米的一半。稻谷作為我國主要口糧品種,為保護其生產的穩(wěn)定性,保證農戶種糧積極性,在土地承包、人工、農資等種植成本連年增加下,預計不會降低最低收購價。而已公布的201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仍與上年保持不變,稻谷與小麥同是口糧,因此,預計2016年稻谷最低收購價與上一年持平的可能性更大。這也基本奠定了明年稻米市場運行的主基調。

猜想二:稻谷產量仍有可能增加
隨著我國糧食的連續(xù)豐收,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2014年中國糧食庫存約7.66億噸,接近1998年峰值,加上2015年新增庫存,總庫存將創(chuàng)出歷史紀錄。因此,“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提出了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zhàn)略,改變以往藏糧于倉、藏糧于民、以豐補歉的策略。這意味著國家為緩解糧食高庫存,將開始主動調降糧食產量。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要推動南方掛坡地退耕還林,推進休耕及玉米與大豆輪作,促進種植結構調整。國家每逢提出種植結構調整,糧食產量基本上會出現(xiàn)一段時間的下降。目前玉米產量調整已經開啟,農業(yè)部提出2016年將調減1000萬畝以上的目標,預計在2020年將會調減5000萬畝。

隨著國家提出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地方政府抓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將可能會下降,稻谷產量在未來一個階段也將出現(xiàn)適當下降。但在稻谷生產實施休耕政策落地之前,預計產量還可能會慣性增加。

雖然2016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預計保持不變,由于玉米臨儲價格的下調,稻谷在三大主糧中種植效益相對得到提升,農戶種植稻谷的積極性可能會有所提高。只要可以種水稻的耕地,農戶自然會優(yōu)先考慮種植水稻,不排除原來種植玉米的部分土地改種水稻的可能。而且為保護糧食生產能力,政府當前對糧食生產的投入仍只增不減。因此,只要稻谷最低收購價不下調,在水稻主產區(qū)休耕落地之前,短期稻谷面積就將難以下降,2016年甚至可能會有所增加。只要年景正常,預計2016年稻谷產量仍將豐收,甚至有可能創(chuàng)出階段性新高,達到我國稻谷生產的巔峰時刻。

猜想三:大米需求可能繼續(xù)下降
雖然人口增加等因素使大米口糧的消費趨增,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均口糧的消費已逐年下降。兩相抵銷,在人口增速不斷回落的情況下,大米口糧需求已難以增加。加上國內大米價格較高等原因,大米競爭力不斷下降,飼料用和工業(yè)用稻米的需求下降較快。根據(jù)國家相關機構11月份預計,2015/2016年度國內稻谷總消費量約18950萬噸,較上年度大幅下降。其中飼料用糧約9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120萬噸,較最高峰的2012/2013年度減少了620萬噸,減幅達40%;工業(yè)用糧約102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40萬噸,較最高峰的2012/2013年度減少了280萬噸,減幅達兩成以上。稻谷消費中飼料用糧與工業(yè)用糧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玉米臨儲收購價格下調,市場價格大幅下降。大麥、高梁等因進口大幅增加,價格也是大幅下降。而我國大米卻在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撐下一直居高不下,與玉米及其替代品的價差不斷拉大,導致稻米競爭力持續(xù)下降。由于2016年稻谷最低收購價保持穩(wěn)定的可能性較大,預計后期玉米及其替代品對稻米的替代作用將會加強。同時,由于我國人均口糧消費不斷下降,導致大米食用消費也有所減少,且這一趨勢將在較長的時期內不會逆轉。因此,只要工業(yè)用與飼料用稻米消費不增加,我國大米需求就將難以好轉。

猜想四:臨儲稻谷去庫存化或將提速
2012年,國內稻谷“三高”現(xiàn)象苗頭初現(xiàn)。隨著稻谷產量的繼續(xù)豐收和大米的大量進口,“三高”現(xiàn)象不斷加重。而“三高”現(xiàn)象中最突出的是庫存高。國家糧食局指出:“目前我國糧食庫存達到新高,各類糧油倉儲企業(yè)儲存的糧食數(shù)量之大前所未有,儲存在露天和簡易存儲設施中的國家政策性糧食數(shù)量之多也前所未有。到2015年,我國稻谷產量已連續(xù)5年穩(wěn)定在2億噸以上,大米進口則連續(xù)四年達到200萬噸以上。2011~2015年,國內臨儲稻谷累計收購10000多萬噸(含截止12月底已收購的2000多萬噸中晚稻),而截止至2015年12月底,該批臨儲稻谷累計銷售僅1032萬噸,其中,2014年銷售了約422萬噸,2015年銷售了604萬噸左右。預計目前臨儲稻谷庫存已超過9000萬噸,且?guī)齑骐S著收購的進行還在增加。
按照2015年約600萬噸的銷售進度,現(xiàn)有庫存需15年才能全部消化。而隨著托市收購成為常態(tài),近幾年的臨儲稻谷收購量遠大于年度拍賣量。這對我國的倉容、資金構成極大的壓力,后期加速去庫存化將是必然的選擇。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要穩(wěn)妥消化現(xiàn)有庫存。如何盡快消化庫存,又不對市場形成較大沖擊,這將考驗政府的智慧。

加快臨儲稻谷的銷售,首要的是要擴大大米需求。而從目前來看,大米食用需求已開始萎縮,增加口糧消費較為困難。玉米價格大幅下降,加上玉米也處在去庫存化階段,如果沒有采取超常規(guī)的措施,飼料用與工業(yè)用稻谷預計也將難以增加。剩下的只有和進口大米(包括走私大米)爭奪市場。

當前加快消化臨儲稻谷庫存最有效的辦法是實行市場化銷售或給予加工企業(yè)一定的加工補貼,以增強稻米市場競爭力。黑龍江省已率先開始加快銷售臨儲稻谷的嘗試。今年4月份,黑龍江省對加工企業(yè)競購加工政策性稻谷按每噸1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6月份又提高到200元。雖然目前效果尚未顯現(xiàn),但畢竟是一個有益的探索。為加快庫存糧食的消化,預計后期加工補貼的力度可能還會加大。

猜想五:大米進口將繼續(xù)保持較高水平
由于我國稻谷最低收購價連續(xù)8次上調、國際大米價格持續(xù)走低,海運費的大幅下降,人民幣的持續(xù)升值等因素影響,國內外大米價格出現(xiàn)倒掛,國際大米價格優(yōu)勢不斷提升,我國大米進口開始大量增加。2012年以后,我國由大米出口國一躍成為主要的大米進口國。據(jù)海關統(tǒng)計,2012年我國大米進口量約為236萬噸,2013年進口大米約224萬噸。2014年進口大米256萬噸。2015年11月份中國大米進口量為31.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8.9%。1 -11月大米進口總量為295.4萬噸,同比增長32.2%。較2014年全年的進口量還多38萬噸,2015年全年進口量超300萬噸已無懸念。而同期大米出口總量為25.8萬噸,同比減少25.3%。1 -11月凈進口大米近270萬噸,也高于上年全年大米進口水平。前11月大米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依舊是越南、泰國、巴基斯坦。其中從越南進口172.1萬噸,占比58.3%;從泰國進口80.5萬噸,占比27.3%;從巴基斯坦 29. 7萬噸,占比10.1%。從三國進口的大米占總進口量的95%以上。

展望2016年,預計國內大米進口仍將保持高位。一方面,當前國內外大米價差仍較大,國際大米供應依舊較為充足,將刺激國內大米進口增加。同時,中泰“高鐵換大米”項目已于12月初達成,中泰之間已簽署了100萬噸泰國大米進口合同,超過了2015年全年從泰國進口的大米數(shù)量。另一方面,由于美聯(lián)儲加息,加上我國經濟增速繼續(xù)放緩,12月底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已貶值超過5%。隨著美聯(lián)儲開啟加息模式,后期美元仍將維持強勢。而為提振經濟,2016年我國央行仍有可能繼續(xù)降準降息,未來人民幣仍有繼續(xù)走弱可能。由于國際大米以美元計價,這將導致國內外大米價差縮小。而受厄爾尼諾影響,國際大米產量和庫存預計也將下降。美農業(yè)部2015年12月糧油供需預測報告預計,全球2015/2016年度大米產量為4.6932億噸,比上年度減少887萬噸;供給量為5.7306億噸,比上年度減少1268萬噸;貿易量為4134萬噸,比上年度減少159萬噸;消費量為4.8464億噸,比上年度預計數(shù)增加264萬噸;期末庫存為8842億噸,比上年度減少1532萬噸。目前國際大米價格仍處在近年來的較低水平,在國際大米產量和庫存水平可能減少的情況下,預計明年國際大米價格將易漲難跌。稍有消息刺激,就可能出現(xiàn)大幅上漲,導致內外價差縮減。如果這種情況出現(xiàn),自然會影響到我國大米的進口水平。另外,臨儲稻谷去庫存化加速也可能影響到大米進口水平。

綜上所述,預計2016年大米進口可能呈前多后少的格局?傮w可能略低于上年水平,但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猜想六:托市收購啟動可能性較大
由于2016年稻谷生產仍可能豐收,而大米消費因各種原因將減少, 2016年當年稻米產銷將繼續(xù)供大于求,加上大米的進口規(guī)模依舊較大,總體供求壓力將可能是進入本世紀以來最大的一年。國家相關機構預計,2015/2016年度我國稻米繼續(xù)呈供大于需,結余2100萬噸,是歷年來最多的一年,而2016年度稻谷結余還可能進一步增加。加上商品率的提高和加工企業(yè)等市場主體收購、庫存意愿降低,預計收購旺季稻谷供應壓力將十分沉重,需要國家啟動托市收購來化解市場風險。

同時,由于玉米等糧食價格的下行和臨儲稻谷去庫存化的加速,陳稻市場下行壓力較大。新稻上市后稻谷價格出現(xiàn)季節(jié)性下跌的可能性仍較大,并有可能跌至最低收購價下方。為緩解農戶賣糧難,保護農民種植收益,也需要國家啟動托市收購。

由于2016年稻米市場面臨的供應壓力和價格下行壓力可能更大,隨著托市收購的啟動,預計2016年臨儲稻谷的規(guī)模還將繼續(xù)膨脹。雖然臨儲稻谷的銷售預計也將會提速。由于稻谷年度結余較多,需求低迷,在沒有采取超常規(guī)措施的情況下,臨儲稻谷的收購量仍將可能遠高于出庫量,預計2016年臨儲稻谷規(guī)模破億噸將是大概率事件。
只有從供給側入手,適當減少稻谷產量,增加優(yōu)質稻供給,才能從根本上緩解稻米供求關系,化解臨儲稻谷高庫存的風險。

猜想七:新年稻米市場或將呈“優(yōu)強普弱”、“新強陳弱”
隨著稻米市場進入新常態(tài),我國稻米供應已持續(xù)多年呈寬松格局,但并沒有出現(xiàn)全面過剩。因此,不同稻谷品種之間走勢分化可能會加劇。

雖然托市收購已成常態(tài),臨儲稻谷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但收儲的基本上是普通稻谷,說明國內普通稻供應過剩現(xiàn)象較為嚴重。而優(yōu)質稻的供應卻一直較為緊缺,價格也大都在最低收購價之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優(yōu)質大米的需求還將持續(xù)增加,將推動優(yōu)質稻價格持續(xù)走強,“優(yōu)強普弱”也將成為常態(tài)。

雖然最低收購價預案的啟動將會有效托起稻谷市場,但直接作用的是新稻市場。在稻米市場供應壓力沉重和玉米等外圍糧價下行的帶動下,陳稻市場預計將繼續(xù)走弱,“新強陳弱”將會更加明顯。

(信息來源:中華糧網)公眾號:nyzs360

微信平臺加“suncas”或“新長山農資聯(lián)盟”。加入我們吧,或者掃一掃我的頭像。
聯(lián)盟管理 發(fā)表于: 2016-1-18 23:08:01 | 只看該作者
 三農關注 3終于發(fā)帖了
發(fā)表于: 2016-1-19 10:55:08 | 只看該作者
很有思想的文章 頂一個
我是中農立華的,請多交流。
發(fā)表于: 2016-1-27 10:04:12 | 只看該作者
很好!哈哈! 三農關注 1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