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4571 | 回復數(shù):0
旱育秧田,常會發(fā)現(xiàn)有部分秧苗比普通苗略高,莖和葉片細長,苗色淡黃;待長至拔節(jié)孕穗期,這些秧苗又比普通苗拔節(jié)早、節(jié)間長,莖稈細高,分蘗少,或基本不分蘗,農戶習慣性地下田去拔除,但是效果不佳,不斷會有這樣的苗出現(xiàn)。怎么回事?這些癥狀的出現(xiàn)主要是惡苗病菌在病株體內生長繁殖時分泌的大量赤霉素引起的。 水稻惡苗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帶菌種子是惡苗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其次是病稻草。水稻惡苗病在田間一旦顯癥便無藥可治,因此,進行種子處理是防治該病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其主要包括藥劑浸種和包衣處理。 藥劑浸種。浸種的藥劑有強氯精可濕性粉劑:據(jù)試驗,用配比500倍的強氯精藥液,對水稻浸種消毒1天,然后用清水洗凈種子殘余藥液,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浸種催芽,預防稻田惡苗病的效果達97.9%,且此藥劑價格低廉、高效低毒、使用方便。18%稻種清可濕性粉劑:先將3克粉劑加入清水7千克攪拌均勻,然后將稻種5千克放入藥液中反復攪動均勻,浸泡72小時后將種子撈起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按常規(guī)操作催芽。25%使百克乳油:2毫升藥劑加水6~7千克,浸稻種約5千克,連續(xù)浸種48~72小時,不必清水洗種即可直接催芽。稻種較多,按以上比例類推配制藥液浸種。此外,還可用于浸種的藥劑有:25%氰烯菊酯懸浮劑2000~40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2000~4000倍液,或17%殺螟·乙蒜素可濕性粉劑2000~4000倍液等。 用藥劑浸種時必須注意,一是確保藥液濃度不盲目加大也不想當然降低,保證浸種時間在48~60小時,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種或催芽播種;二是注意均勻浸透;三是杜絕將整袋稻種放入容器中浸種,機插稻分批浸種時不能廢液再利用,以防藥液濃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防效;四是藥劑浸種后可不催芽直接播種或多浸少催,以減少長芽階段病菌的侵染。 包衣處理。目前采用的有0.25%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和25%咪鮮胺乳油。0.25%戊唑醇懸浮種衣劑分別按每5公斤稻種用藥75毫升、100毫升、125毫升加水稀釋至170毫升包衣稻種。方法是取一帶蓋小塑料桶,將稻種加入桶中,將對應量的種衣劑稀釋混勻后倒在稻種上。蓋上塑料蓋,迅速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塑料桶10~15分鐘,使稻種充分翻動,直至每粒種子上都均勻包被一層紅色藥膜后倒出,灌袋陰干3天待藥膜固化后浸種。25%咪鮮胺乳油按4000倍液浸種。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