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棚蔬菜管理技術要點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4225 | 回復數(shù):2

發(fā)表于: 2015-3-14 09:5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當前,氣溫回升較快,光照比較充足,大棚蔬菜生產(chǎn)管理進入關鍵時期。為方便農(nóng)民提高春季大棚蔬菜管理水平,提供當前大棚蔬菜管理措施如下:
  光照和溫度、濕度管理
  陽光是植株葉片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光照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植株的長勢,春季大棚內(nèi)空氣濕度較大,溫度高、濕度大常會引發(fā)各種病害的發(fā)生,適時通風、降溫、降濕是有效控制病害發(fā)生的重要手段。正確的放風方法為,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夜間14~16℃。當棚內(nèi)溫度上升到30℃左右時就開始放風,隨著外界氣溫逐步上升而逐漸加大通風量。下午3~4時,外界氣溫下降前,及時關閉通風口,中午棚內(nèi)氣溫不高或白天刮大風時一般不要通風或少通風,當夜間最低溫度達15℃以上時,可晝夜通風。不同蔬菜正常生長的最適溫度不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開花和結果,易形成畸形果或落花落果。
  水分管理
  春季是蔬菜病蟲害多發(fā)季節(jié),抓好水分管理,對病蟲害防治尤為重要。在水分管理上應遵循“適量適時、寧少勿多”的原則。一般要求土壤濕潤微干,特別是處于幼苗期的蔬菜,濕度過大不但會引發(fā)病害的發(fā)生,而且也會引起秧苗徒長。苗期蔬菜要求土壤不干不澆。
  澆水方式溫室內(nèi)采取地膜覆蓋栽培的,前期澆水采用膜下暗灌或者滴灌,以有效阻止地面水分蒸發(fā),降低大棚內(nèi)空氣濕度,減少各種病害發(fā)生。后期氣溫提高后,可明水勤澆。
  澆水時間盡量選在晴天上午氣溫回升時進行,此時水溫與地溫接近,澆水后根系受刺激小、易適應,同時地溫恢復快,以利用高溫促進土壤吸收,且有足夠的時間排除棚內(nèi)濕氣。而午后澆水會使地溫驟變,影響根系的生理機能。下午或傍晚更不適宜澆水。
  澆水量澆水量要根據(jù)天氣、植株生長狀況和土壤墑情而定。早春溫度相對較低,蒸發(fā)量小,灌水不必太勤,以防濕度過大導致病害的發(fā)生和蔓延。待進入4月份后,溫度迅速升高、植株生長加快時,可適當加大灌水量和次數(shù)。一般在澆水后短時間內(nèi)封閉大棚,提高棚內(nèi)溫度,待地溫上升后,再及時進行通風排濕。

激抗菌968壯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從未被超越
發(fā)表于: 2015-3-14 09:58:07 | 只看該作者
頂一個
發(fā)表于: 2015-3-14 15:51:02 | 只看該作者
我?guī)湍沩?/td>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