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超級稻Q優(yōu)6號成西南首個“全國主導水稻品種”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5814 | 回復數:0

聯(lián)盟管理 發(fā)表于: 2010-10-20 11:2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市科委昨日傳出喜訊,作為國家高新技術重大科技成果的重慶超級稻,Q優(yōu)6號水稻的節(jié)能高效栽培示范推廣已通過科技部驗收,成為西南地區(qū)首個“全國主導水稻品種”。目前,在全國推廣超過2000萬畝,最高畝產可達809公斤,米質達到國頒三級標準。

  超級稻,是指在水稻矮化育種的基礎上,米質達到國頒三級以上、核心示范區(qū)畝產達到800公斤以上、且抗性高于對照品種的優(yōu)質水稻品種。

  由于我市環(huán)境、土壤、氣候等條件特殊,引進的外地優(yōu)質水稻品種,結實率低,米質差。為此,我市科研人員圍繞抗旱、耐熱、高產、優(yōu)質等方面,提升水稻育種水平,成功培育出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水稻品種Q優(yōu)6號,在2006年被列入了國家首批超級稻品種。

  與其他優(yōu)質水稻品種相比,Q優(yōu)6號在育苗初期,能夠抵御低溫的侵蝕,保持正常生長性能,在結實揚花和灌漿的關鍵時期,抗拒高溫,保證水稻的結實率在85%以上,最高畝產達到809公斤,比普通水稻提高40%左右。此外,Q優(yōu)6號對土壤、肥料的適應能力強,抗病蟲害,符合農民以及市場的需求。

  “我們在它的推廣種植期間,還特別注重了其生態(tài)效益!笔修r科院有關負責人說,Q優(yōu)6號在推廣過程中,采用了水稻包衣技術及氮磷鉀最佳配方技術,使其不僅對田間病蟲害起到了綜合防治,還有效地減少了農藥的施用量。

  在已經進行示范推廣的85.4萬畝Q優(yōu)6號水稻田里,每畝可少施農藥100克,一年就減少了85.3噸農藥直接投放入環(huán)境中,有效地緩解了三峽庫區(qū)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

  目前,作為被國家確定推廣的主導水稻品種,Q優(yōu)6號已在重慶、四川、貴州等11個省市推廣了超過2000萬畝。2008年至今,已在示范區(qū)內形成9300余萬元的社會效益。
打印本頁

做一個思想的農業(yè)人!http://eniaca.com.cn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