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2875 | 回復數:1

發(fā)表于: 2014-12-10 14:2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辣椒死棵怎么防治?土壤中尋找辣椒死棵的真相----辣椒死棵深層原因分析
  辣椒死棵一直是辣椒種植戶最頭疼的問題,輕則減產,重的直接絕產。菜農們幾乎用遍了所有能用的農藥,都沒有顯著效果。
  辣椒死棵的分類和癥狀:
  一類是細菌侵染,如青枯病。該病多從枝條頂端葉片開始萎蔫,伴隨整株葉片同時萎蔫青枯,病程較短。病莖外表癥狀不明顯,縱剖莖部維管束變?yōu)楹稚,橫切面保濕可見乳白色粘液溢出。
  一類為真菌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和菌核病3種?菸“l(fā)病初期下部葉片大量脫落,與地面接觸的莖基部皮層呈水漬狀腐爛,地上部莖葉迅速凋萎。疫病在辣椒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生,以坐果后最易受害。成株期受害時,病部形成長條形斑,病健交界處明顯,病斑凹陷或稍縊縮,病株葉片萎蔫脫葉致死亡。菌核病菌核病為害莖部或枝叉處,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菌絲體,后期可長出黑色鼠糞狀菌核,最后植株枯死。
  其中疫病的發(fā)病比例最高,約占死棵田的70%,這種病發(fā)病快,特別是高溫澆水后,數小時就可以大面積感病,不僅幼苗可以感病,而且成株的莖、葉、果均可感病,傳播速度也較快,為害較大;其次是根腐病,約占死棵田的20%,一般是掛果后開始萎蔫,主根發(fā)生褐色病變,根皮容易剝離,使椒果不能正常成熟,根腐病具有病程長、前期難發(fā)現的特點,一旦發(fā)現為時已晚,所以早防是至關重要的;青枯病和枯萎病發(fā)生的比例很小,但青枯病是細菌性病害,不僅傳播快,而且病程短、死得快,經常是毀滅性災害。
  在實際生產中,更多的是幾種病害同時發(fā)作,細菌、真菌同時侵染,防不勝防,菜農來不及控制就已經大片的死棵。
  【深層思考】:為什么辣椒病害越來越多?為什么辣椒病害越來越難治?
  筆者從事土壤研究十幾年,通過對死棵辣椒地塊土壤檢測,發(fā)現凡是辣椒死棵的地塊必然存在以下現象中的一點或幾點:
  1.氮磷鉀比例失衡。辣椒需是有一定比例的,氮磷鉀中只要一種供應不足,其他的肥料使用再多,都不能被吸收利用,F在很多菜農發(fā)現自己辣椒長勢不好,長的慢,首先想到的就是增加施肥,大量化肥施入土壤,不僅不能完全吸收,還會形成鹽害影響根活性。其實,你只要補充你土壤缺少的那一種肥料就可以了。
  2.土壤酸化或堿化嚴重。辣椒適合的pH6.5-7.2,超出這個范圍,辣椒根系吸收養(yǎng)分就會收到影響,如果pH低于4.5或者高于8.5,就幾乎什么肥料都吸收不了了。在對各地的土壤檢測中,辣椒死棵的地塊很多都是土壤酸化,有的甚至在3.8以下,也有的pH達到9.0,這樣的土壤幾乎沒有作物可以存活。
  3.土壤中鹽分含量過高。鹽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現在國家土壤檢測標準中也沒有要求。很多辣椒的死棵往往不是被病菌侵染致死,都是被鹽分淹死的,尤其是澆水施肥之后。
  4.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中等地力水平有機質含量是2.0%,如果土壤有機質低于1%,辣椒問題就會比較多,首先表現的是病害多、變光差、口感不好。
  5.不重視施用生物菌肥。土壤中生物菌群分為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當有益菌群數量過低時,就會造成有害菌群泛濫,病害就嚴重。
  6.經常用殺菌劑灌根。辣椒發(fā)生根部病害就用殺菌劑去灌根,完全是拆了東墻補西墻,病害暫時是控制住了,可也把有益菌群殺死了。過段時間病害再發(fā)生時,病情會更嚴重,切對使用過的農藥產生抗藥性。如此反復,在一次次灌藥和發(fā)病的怪圈中再也退不出來。
  對于辣椒根是其最重要的器官,可是對于菜農,土壤才是根本!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太關注種植的辣椒,忽略了土壤,反而會出現各種病害,如果開始就好好打理土壤,愛惜土壤,經常去測一下土,了解土壤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這樣才能種好辣椒,輕松不累。

激抗菌968壯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從未被超越
來自中國農資聯盟APP發(fā)表于: 2014-12-10 15:39:17 | 只看該作者
頂起,鹽分怎么解決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