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6846 | 回復數(shù):2
1.促進麥種發(fā)芽 三十烷醇 用三十烷醇處理大麥、小麥種子,可提高種子中酶的活性,促進酶的代謝,有利于物質運輸,為生長發(fā)育提供了能量,提高了發(fā)芽勢,使出苗早而整齊。據(jù)山東省新泰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試驗,用0.2~0.5mg/L的三十烷醇浸種小麥種子4~12h后播種,冬前單株次生根比對照多1.8條,春季多5.8條,由于小麥根系發(fā)達,吸肥力強,單株分蘗多1.2個,每畝增穗1.8萬穗,增產4.3%~7.1%。 小麥播種前用0.2~0.5mg/L的三十烷醇液浸小麥種子4 ~12 后拌,一般每15kg麥種噴三十烷醇液1L,噴后堆起,悶種2~4h后晾干,即可播種。 注意事項:嚴格按濃度使用,以免產生副作用;可與殺蟲、殺菌劑混用。 豐產素 大小麥種子使用豐產素溶液浸種處理后,可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發(fā)芽發(fā)根,芽粗苗壯。麥種播種前,用豐產素配制6000 倍液,浸種12h后,晾至半干即了播種。 使用須注意,嚴格按照規(guī)定濃度用,配溶液時,應先將藥劑用少量水稀釋后再加足水量;可與其他農藥或化肥混用。 細胞分裂素 大麥、小麥種子使用細胞分裂素浸種處理,結合苗期葉面噴施,能顯著地提高種子發(fā)芽率,促進分蘗,增加有效穗和每穗實粒數(shù),提高千粒重,增加產量。據(jù)浙江嘉善、安吉等地試驗,大麥每畝苗數(shù)平均比對照增加6.5%,增產率達5.21%,小麥苗數(shù)增加13.1%,增產率達13.4%。播種前用細胞素100 倍液,浸種16h后,撈出晾至半干,即可播種。 使用須注意,嚴格按規(guī)定濃度使用,以免產生副作用。 2.防治小麥徒長 矮壯素 小麥種子用矮壯素浸種或拌種,對幼苗生長具有促進粗壯的作用,在小麥拔節(jié)期用50%矮壯素水劑稀釋成160~350倍液,畝用噴霧100kg,具有促進、防止倒伏的效果。 注意事項:浸種或拌種的藥效到拔節(jié)期消失,植株高度反會比對照增加,為了達到粗壯防倒伏的效果,須在拔節(jié)期用第二次藥,尤其是肥料用量大、生長徒長的麥田更應該在拔節(jié)期第二次用藥。在使用該劑型時,要防止藥液沾染人體皮膚;要嚴格掌握使用濃度,以免濃度過高造成抑制作物正常生長而導致減產;噴藥后5h內遇雨要重新噴藥。 縮節(jié)胺 在小麥拔節(jié)始期,使用200mg/L的縮節(jié)胺稀釋液葉面均勻噴施,對降低株高、增加莖稈強度、預防小麥旺長、防止倒伏、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和產量有較好的作用。據(jù)有關試驗報道,小麥噴施縮節(jié)胺后,株高比對照矮24.9cm,節(jié)間長縮短5.6cm,單產增加13.64%。 使用須注意,噴施縮節(jié)胺要根據(jù)作物生長情況而定,一般肥力水平較高、生長旺盛的可使用,否則不可使用;噴霧點霧滴要細,噴施要均勻;噴施縮節(jié)胺后,葉色變濃,更應該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3.其它調節(jié)劑在小麥上的應用試驗 多效唑 在小麥播種前,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20~25g,加適量水溶解后拌麥種lOOkg,拌勻堆悶4~6h,晾干播種,可使幼苗抗寒、抗旱;在小麥起身期,每畝噴灑200mg/L 多效唑溶液30kg,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強,并能兼治小麥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 矮壯素 (1)拌(浸)種。用50%矮壯素250g,兌水7.5kg,均勻地噴拌在50kg麥種上,拌勻后堆悶5h;或用濃度為0.5%的矮壯素溶液浸種12h,可使麥苗生長健壯,增強抗凍、抗倒伏能力。(2)葉面噴施。對群體大、長勢旺的麥田,在拔節(jié)初期畝噴0.15%~0.3%矮壯素溶液50~75kg,可有效地抑制節(jié)間伸長,使植株矮化,莖基部粗硬,從而防止倒伏;若與2,4–D丁酯混用,還可以兼治麥田闊葉雜草。 助壯素 (1)拌(浸)種。用助壯素20毫升,兌水2.5~3kg,噴灑在50kg麥種上,拌勻后晾干播種;或者用100~10 助壯素溶液浸泡5~10h,撈出晾干播種,可使小麥苗全苗壯。(2)葉面噴施。在小麥拔節(jié)期,每畝用助壯素15~20mL,兌水50~60kg葉面噴施,可抑制節(jié)間伸長,防止后期倒伏,并增產10%~20%。 石油助長劑 石油助長劑是一種植物生長刺激素,主要成分為環(huán)烷酸鈉。據(jù)試驗,用800倍石油助長劑溶液浸種12h,可使小麥出苗早,且苗齊苗壯,根系發(fā)達;在小麥揚花至灌漿期,畝噴1000倍石油助長劑溶液50kg,能防御干熱風,增加千粒重,平均增產78%。 萘乙酸 播種前,用40mg/L 萘乙酸溶液浸種6h,撈出晾干播種,可使小麥發(fā)芽早,出苗快,并能增強幼苗抗旱、抗寒以及抗鹽堿危害的能力;在小麥灌漿前,畝噴40x10 萘乙酸溶液50kg,能增加千粒重。 黃腐酸 黃腐酸又叫抗旱劑1號,是一種能增強作物抗旱性的新型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用黃腐酸200g,加水5kg,拌麥種50kg,拌勻后晾干播種,可提高種皮吸水能力,加快其生理活動,促進幼根生長,增產9.3%~13.3%;在小麥孕穗期,每畝用抗旱劑一號50g,兌水2.5~10kg,充分溶解后作超低量噴霧,可以縮小葉片上氣孔的開張角度,提高植株水勢,降低蒸騰強度,增強根系活力,延緩葉片衰老,平均增產16.6%。 赤霉素 在小麥返青期,畝噴10~50mg/L 赤霉素溶液40~50kg,能減少后期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在小麥拔節(jié)期,畝噴40mg/L 赤霉素溶液40~50kg,能增加穗粒數(shù),提高千粒重。 烯效唑 烯效唑(代號S一3307,商品為5%可濕性粉劑)是一種新型高效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其生物活性比多效唑高6~10倍。在小麥上施用,可以防止高密度、高肥水條件下的植株倒伏,并具減少不孕小穗和提高千粒重的作用;據(jù)試驗,在未遇風、不倒伏的情況下,施用烯效唑的小麥能平均增產15.4%。施用方法:在小麥拔節(jié)前一周內,畝噴(30~40)mg/L 烯效唑溶液50kg。 植物細胞分裂素 在小麥拔節(jié)期或齊穗期,用植物細胞分裂素50g,兌水200~300kg,攪勻后按常規(guī)方法噴霧,可以促進葉綠素的形成和蛋白質的合成,增強光合作用和抗逆能力,有利于早熟、高產。 苯氧乙酸 在小麥灌漿期,畝噴60mg/L 苯氧乙酸溶液25kg,能防御干熱風,增加千粒重。 2,4-D 小麥三葉期和抽穗期使用2,4-D試驗表明,三葉期噴施2.4~D(0.09 mL/m2),對麥田雜草有較好的除草效果,同時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有一定的不利影響。兩年的平均結果,千粒重下降6.36%,產量降低1.37%。品質性狀中,容重下降2.41%,蛋白質和濕面筋含量與對照相比變化不大,但沉降值變化明顯。 磷酸二氫鉀與其混合噴施,可改善2.4~D單施時對產量和品質性狀的不利影響,產量、蛋白質和濕面筋含量,分別提高1.17% 、1.2% 和1.7%,沉降值也比單施2.4~D有所提高。因此,在小麥三葉期噴施2.4~D時配合磷酸二氫鉀對小麥產量和品質性狀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抽穗期葉面噴灑低濃度的2.4~D,小麥的千粒重、產量都有提高,蛋白質、濕面筋含量有一定增加,其幅度分別為0.6%、1.7%,而沉降值下降1.7%。甲醇作為一種助劑單獨噴施時對小麥的產量性狀和品質性狀影響不明顯,當與2.4~D結合進行葉面噴施時,產量可增加1.36%,最高為1.9%。在品質性狀中,蛋白質、濕面筋以及沉降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