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地名索源 “陜西”是什么意思,山西在太行之西,山東在太行以東,一目了然。而“陜西”呢?是否有陜西必有陜東,其分界線何在?看遍陜西地名,無一處有“陜”字,在陜西境內(nèi)尋找不到,在臨省河南倒發(fā)現(xiàn)了一個“陜縣”,盡管覺得這縣名有點怪異,似乎與陜西有關。 查找有關對“陜”和“秦”的解釋。商務印書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這樣解釋:“陜”指陜西;“秦”釋義有二:一為姓,一特指陜西。《新華字典》這樣解釋“陜”:陜西是我國的一;“秦”的釋義為:陜西省的別稱。 胡適先生的《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在卷一的行政區(qū)劃與地名部分,編者釋“陜”曰:“周成王時,周公治陜以東,召公治陜以西,蓋以陜?yōu)榉纸缣,今省稱陜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為帝王之宅,周以龍興,秦以虎視,自漢以后,皆稱關中。誠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隴蜀尤必以此為咽喉。”據(jù)歷史記載,秦于公元前390年置陜縣,公元前225年,魏被秦所滅,陜縣歸秦,隸屬三川郡。西漢時,陜縣歸弘農(nóng)郡。北魏于公元487年置陜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陜縣均屬陜州。清在1724年升其為直隸州,1913年廢州置縣。即使到了現(xiàn)代,陜州也一直存在,扶風縣域北部有一個“召公鎮(zhèn)”。因為有“陜州”的存在,就比較容易辨認陜西的來源。 1957年三門峽大壩蓄水,陜州城悉數(shù)淹沒,古陜州被水庫城市“三門峽市”所替代,唯一的遺存“陜縣”成為該市管轄的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因為這一系列變故,陜西之“陜”變得不可捉摸。 胡適們習讀的啟蒙書這樣論“秦”:“今陜西省皆秦國地也,宜禾,故字從禾,古稱上腴,歷代都之長安,繁富甲于天下,今省城西安府即長安也!碑敶鷮W者左民安先生說“秦”是會意字,本義即“糧食”,莫非也由此而來?蘭州大學數(shù)學教授張自強先生認為,“秦”的本義是把糧食放進容器里,即釀酒。這兩種說法是對《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釋義或許是個補充。 《說文解字》,解釋:陜,隘也。即險要不易通行之地。至此,終于弄明白了!瓣兾鳌币幻,源于周、召二公“分陜而治”,今陜縣張汴塬一帶古稱“陜塬”,當時的“陜西”指的是陜塬以西的涇渭平原。唐“安史之亂”后設陜西節(jié)度使,“陜西”始轉(zhuǎn)化為政區(qū)名稱,經(jīng)由宋代的陜西路、元代的陜西行省,明代的陜西布政司,到清代陜甘分治,陜西省的行政區(qū)劃大致確定下來。 如今的陜縣保存了一根三米五高的“分陜石柱”,據(jù)說是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陜而治”的界石。據(jù)各類專家考證,該青色石柱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一塊界石。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nóng)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