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1次 | 閱讀數(shù):15042 | 回復數(shù):1
鉀過剩有兩種類型,一是與缺鎂相似的葉脈間失綠;另一種是葉緣上卷呈凹凸狀... ![]() 癥 狀: 。1)生長點附近的節(jié)間顯著地縮短; 。2)上位葉向外側卷曲,葉緣部分變褐色; (3)當仔細觀察上位葉葉脈時,有萎縮現(xiàn)象; (4)果實上有污點; 。5)果實表皮出現(xiàn)木質化。 診斷要點: 。1)從發(fā)生癥狀的葉片的部位來確定,缺硼癥多發(fā)生在上位葉; (2)葉脈間不出現(xiàn)黃化; (3)植株生長點附近的葉片萎縮、枯死,其癥狀與缺鈣相類似。但缺鈣葉脈間黃化,而缺硼葉脈間不黃化。 缺硼特征: 。1)植株生長點停止生長發(fā)育、萎縮。葉緣的一部分變褐色; (2)果實表皮木栓化,有污點。 發(fā)生原因: (1)在酸性的砂壤土上,一次施用過量的石灰肥料,易發(fā)生缺硼癥狀; (2)土壤干燥影響對硼的吸收,易發(fā)生缺硼癥; 。3)土壤有機肥施用量少,在土壤pH高的田塊也易發(fā)生缺硼; 。4)施用過多的鉀肥,影響了對硼的吸收,易發(fā)生缺硼癥。 對 策: (1)已知土壤缺硼,可以預先施用硼肥; (2)要適時澆水,防止土壤干燥; (3)不要過多的施用石灰肥料; 。4)土壤要多施堆肥,提高其肥力; 。5)應急對策,可以用0.12~0.25%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噴灑葉面。 ![]() 一、造成冷、凍害的原因 1、低溫和持續(xù)時間。溫度降得愈低,低溫時間持續(xù)愈長,黃瓜冷、凍害愈重;反之愈輕。 2、突然降溫和受害后的天氣狀況。氣溫若逐漸下降,冷、凍害則輕。如果低溫后遇晴朗天氣,會加重冷、凍害;反之,低溫后逢多云天氣,氣溫逐漸回升,有利于受害黃瓜逐漸恢復正常生理活力,冷、凍害則輕。 二、冷、凍害的預防措施 1、采用嫁接苗。據(jù)調查,同一溫室內未嫁接植株的全株萎蔫率達10%以上,而嫁接植株只有1%左右。 2、適當澆水施肥。立春前,溫室黃瓜易受寒流襲擊,要少施氮肥,同時控制澆水,以免引起徒長。調查發(fā)現(xiàn),徒長植株受冷、凍害較重。 3、熏煙防寒。在寒流來時,每隔2小時點一些秸稈發(fā)煙,可減輕冷、凍害。但熏煙量不可過大。否則會熏死植株。 4、避免低溫后升溫過快。黃瓜受持續(xù)低溫危害后,遇晴時不要馬上掀草苫,而要逐步掀開草苫,避免溫度的急劇升高。 三、冷、凍害的補救措施 1、肥水管理,防止葉片早衰。莖端青枯后,應加強肥水管理,延長主蔓原有葉片的光合功能期。在晴朗天氣,白天室溫28℃左右。夜溫不低于12℃時,每周膜下灌水1次,每兩周結合澆水施碳酸氫銨1次,每次每畝20公斤。 2、整枝。恢復正常生長后,植株營養(yǎng)水平相對充足,側枝和回頭瓜均大量產(chǎn)生。但側枝上的瓜商品性差,且植株主蔓已有一定的長度,故對所有的側枝視生長情況留1葉~3葉(瓜)摘心,以期形成一個多月的產(chǎn)量高峰期。 ![]() 生理性病害是由不良環(huán)境條件、營養(yǎng)不良、有毒物質污染等因素引起的非傳染性病害。一般情況下,當致病因素消失后就不再發(fā)展。下面介紹幾種保護地黃瓜生理性病害的癥狀與對策,供大家參考: 一、花打頂生長點變成花器官,不再分化葉片;ㄩ_后,瓜條停止生長。 防治方法:首先疏花,調節(jié)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并在疏花后葉面噴肥,促進莖葉生長;及時松土,提高地溫,促進根部發(fā)新根;輕澆水追肥,再松土提溫促生新根。 二、化瓜瓜條長到2~5厘米長時停止生長、萎蔫。 防治方法:因為黃瓜耐寒性較差,所以防治上首先要控制溫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15℃左右;陰天低溫時葉面噴肥;適當通風,同時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 三、低溫障礙0℃以上的低溫易造成寒害,植株表現(xiàn)葉面黃白、斑點、皺縮、卷曲變小、萎蔫。0℃以下低溫的凍害造成植株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選用耐低溫品種;苗期低溫鍛煉,提高抗寒能力;在棚室上加蓋雙層草簾;熏煙或臨時補溫;低溫后慢慢升溫,不可操之過急,嚴重者要重新栽培;輕微凍害可噴施蕓苔素緩解。 四、生理性萎蔫整株葉片萎蔫,有的早晚可以恢復,幾天后死亡,莖部不發(fā)生病變。 防治方法:避免棚內田間積水;加強中耕管理,晴天高溫條件下,增大澆水量;若活土層過深,澆水后需再整平畦面,使土壤達到深、透、細、平、實,保持良好的透氣性。 五、葉片卷曲植株上部葉片多發(fā)生上卷,顏色呈褐色。 防治方法:及時檢查棚室內溫度,通風降溫,將溫度控制在25℃左右。 六、漚根主根腐爛變褐色,如不及時管理易造成死秧。 防治方法:及時中耕松土,提高地溫并通風換氣,降低棚內濕度和土壤含水量。 ![]() 黃瓜黃葉癥 癥狀 (1)黃瓜越冬栽培時,從收獲期開始,植株的中~上位葉葉片急劇黃化;(2)早晨,葉片背面有水浸狀,中午這種癥狀消失;(3)數(shù)日后,水浸狀部位漸漸黃化。 診斷要點 (1)這種癥狀僅限于低溫、長勢弱的品種發(fā)生;(2)經(jīng)化學分析黃化葉的葉片中某些單一元素含量不足,如氮、鈣、鎂、錳;而另一些元素含量又偏高,如碳素偏高。營養(yǎng)元素之間不平衡;(3)黃化葉的碳素含量高;(4)黃化葉的植株其根量顯著地少。 黃化特征 (1)多發(fā)生在植株的上、中位葉上;(2)從收獲期開始時發(fā)生;(3)考慮葉背后出現(xiàn)水浸狀并中午消失;(4)最后全葉黃化;(5)除地上部分的癥狀外,可以考察根量,根量少是一特征。 易發(fā)生條件 (1)低溫期光照不足;(2)多肥多水。 防治方法 注意水肥管理,肥料不宜太多。 ![]() 氮過剩癥 ![]() 氮過剩時容易促使植株體內蛋白質和葉綠素的大量形成,葉呈暗綠色,使植株體發(fā)生徒長,葉面積增大,葉色濃綠,葉片下批互相遮蔭,影響植株間的通風透光。由于氮過剩會抑制鈣的吸收,所以植株在氮過剩時可顯示出缺鈣癥。 黃瓜氨氣害 癥狀: 黃瓜葉片受害多發(fā)生在生命活動比較旺盛的中、上部葉片。首先葉片出現(xiàn)水浸狀斑,而后葉肉組織白化、變褐,最終枯死。受到過量氨氣為害的黃瓜,突然揭去覆蓋物時,則會出現(xiàn)大片或全部植株如同遭受酷霜或強寒流侵襲的樣子,植株最終變?yōu)辄S白色。 發(fā)生原因: 溫室大棚內氨氣大量發(fā)生并迅速積累,通常是由施肥不當直接造成的。有些肥料可以直接產(chǎn)生氨氣,如碳酸氫銨、氨水和新鮮雞糞,如果把它們直接撒在地表,則立即就有氨氣散出。有些肥料是在土壤微生物或某些成分的作用下,間接的產(chǎn)生氨氣,如尿素、餅肥、魚肥、兔糞、硫酸銨等。硫酸銨施到堿性土或施用過石灰的土中,也會釋放出氨氣。在溫室內發(fā)酵雞糞及餅肥等,也會陸續(xù)的釋放出氨氣。當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黃瓜產(chǎn)生危害。如果不能及時的排除(實際上溫室在大多數(shù)時間是不具備連續(xù)放風條件的,特別是突然揭開發(fā)酵中的肥料,幾乎無法控制氨氣對作物的侵害),就有可能造成氨氣毒害。 檢測方法: 技術和操作人員在進到溫室大棚時,首先要注意室內的氣味,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當嗅出有氨味時,最好馬上用pH試紙測試溫室薄膜上凝結的水滴。方法是:扯下1條試紙,蘸取膜上的水滴將試紙濕潤,然后與色階對比即可讀出pH值。正常情況下,棚膜水滴應為中性到微堿性,pH值為7~7.2。當pH值達到8以上時,可認為有氨氣的發(fā)生和積累。也可以用舌尖舔一下,如果有滑溜溜的感覺,則也可認為有氨氣積累。 防治方法: 1、要避免偏施氮肥,不在溫室大棚的地表施用可以直接或間接產(chǎn)生氨氣的肥料。有機肥、雞糞、餅肥等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施用。追施尿素等化肥要適量。隨水施或埋施后踏實。 2、經(jīng)常注意檢查是否有氨氣或亞硝酸氣產(chǎn)生。方法可用精密PH試紙(醫(yī)藥公司可買到)蘸取棚膜水滴將試紙浸濕,然后與比色片比色讀出PH值,當PH值達到8.2時可認為要發(fā)生氨氣害,PH6時可認為要發(fā)生亞硝酸氣害。 3、發(fā)生有害氣體危害后,要立即通風換氣。 4、在植株受害尚未枯死時,去掉受害葉,保留尚綠的葉,放風排除有害氣體后,加強肥水管理,逐漸恢復生長。 ![]() 黃瓜肥害 癥狀 施肥過量,造成輕度肥害時,黃瓜葉片濃綠、變厚、皺縮。再嚴重一點,則 在葉片的大葉脈之間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條斑,黃綠色或淡黃色,組織不壞死。更嚴重時,葉片邊緣 受到隨“吐水”析出的鹽分為害,出現(xiàn)不規(guī)則黃化斑,并會造成部分葉肉組織壞死。肥害較 輕時對產(chǎn)量影響較小,但卻是施肥過量的一個信號。對肥害癥狀要正確識別,不要因誤診為 其他病害而采取錯誤行動。 病因 肥害主要是由于在溫室內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硝態(tài)氮肥造成的。 防治方法 ①科學施肥 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對溫室栽培的黃瓜來講,有機肥對黃 瓜的增產(chǎn)作用很明顯,并能提高土壤對化學肥料的緩沖能力,且不會造成土壤鹽漬化。 ②澆水 發(fā)現(xiàn)癥狀后,通過及時澆水、提高溫度等措施來促進生長,一般7~15天 后肥害會自行解除。 ![]() 黃瓜低溫高濕環(huán)境為害綜合癥 癥狀 溫室結構不合理,管理粗放,形成長期的低溫高濕環(huán)境,在這樣的溫室內栽 培黃瓜,往往出現(xiàn)多種生長異,F(xiàn)象,如幼苗受低溫為害,葉片邊緣黃化甚至全葉變黃;葉 片大而稀少,節(jié)間變長;出現(xiàn)各種缺素癥狀;植株根系受害;有害氣體為害;土壤鹽漬化等 等。 病因 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溫室結構不合理,建造時偷工減料,致使采光 和保溫性能很差,室內低溫高濕。再加上管理粗放,澆水過多,放風不利,大量施入化肥或 肥料不足,從而出現(xiàn)各種生長異,F(xiàn)象。 防治方法 ①建造高標準溫室 最根本的解決措施就是嚴格按要求設計、建造保溫性能良好的 高標準冬用型日光溫室,一般溫室跨度(后墻內側至前沿距離)控制在6.5~7. 5米,不能 任意增大,溫室高度為2.7~3.4米左右,后屋面的長度(內側)要達到1.5米,后屋面仰角 為38~45度,后墻的高度為1.5~1.8米,最好建造半地下式溫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溫 室的墻體要厚,最好是土墻,厚度要在1米以上,例如,山東壽光的溫室墻體厚度能達到3 米,這在許多缺乏種菜經(jīng)驗的地區(qū)是難以想象和接受的,但實踐證明,這樣的溫室的保溫性 能很好,嚴冬季節(jié),在不采取任何加溫措施的條件下,可生產(chǎn)各種果菜類蔬菜。溫室過寬、 后屋面過短、后屋面仰角過小、后墻過薄等均會降低溫室的采光和保溫性能。 ②提高管理水平 進行精細管理,采用大小行栽培方式,在小行間覆蓋地膜,實行 膜下澆水,按要求施肥、中耕、整枝、采收,不能一味憑感覺澆大水、施大肥,為保溫而不 通風。 ![]() 黃瓜枯邊葉 癥狀 黃瓜枯邊葉又稱焦邊葉,多發(fā)生在中部葉片上。病葉葉緣發(fā)生干邊,深達葉內3~ 5毫米。 病因 ①鹽害 因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鹽漬化,土壤濃度過高。 ②失水 在棚室內高溫、高濕的情況下,突然放風,致使葉片急速失水且失水量過多。 ③藥害 噴農藥時,因藥液濃度偏高或藥液偏多,藥液積存在葉緣而造成藥害。 防治方法 ①科學施肥 進行配方施肥,多施有機肥,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追施化肥要適 量、均勻,盡量少施硫酸銨等有副成份殘留的化肥,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 ②洗鹽 對于土表有白色鹽類析出的鹽漬化土壤,可在夏季休閑期灌大水,連續(xù)泡田 15~20天,使土壤中的鹽分隨水分淋溶到深層土壤中。 ③科學放風 切忌放風過急、過大,即使需要大放風,也要逐漸加大放風量。 ![]() 黃瓜龍頭龜縮 癥狀 生長點附近葉片較大,且葉片位置高于生長點,生長點縮于葉片之內。植株 細弱,生長緩慢。 病因 ①低溫冷害 溫室保溫性能差,出現(xiàn)持續(xù)的低溫,遭受低溫冷害的黃瓜植株表現(xiàn)為 節(jié)間明顯縮短,葉片增厚變小,葉脈間葉肉隆起,葉緣向下卷曲使葉片呈降落傘狀,結瓜部 位明顯上移,及至接近或達到生長點的部位。最上一片展開葉向前彎曲覆蓋生長點上,嚴重 者生長點周圍滿布小瓜紐,生長點下陷,以致萎縮。有時在葉面上出現(xiàn)一些不明原因的干枯 斑。 ②生長勢衰弱 植株生長勢衰弱,營養(yǎng)生長明顯衰弱,但生殖生長過盛,造成生長 點萎縮。一般下部葉片基本正常,但上部葉片變小,莖變細,最上部第1片展開葉彎曲,生 長點變小。根系淺,結瓜部位上移或不上移。 ③定植時澆水不當 定植過遲過早或水量不足,導致根系少而淺,或栽植過深,根 系不發(fā),或低溫季節(jié)定植時所澆的水的溫度低,或水量過大等。遇有這種情況時,通常是植 株在定植后生長緩慢或不長,葉片少而小,生長點龜縮或消失。 ④施肥不當 定植后生長期間施用氮肥磷肥過多、缺水或營養(yǎng)不良時,一般表現(xiàn)為葉 片小、結瓜部位明顯上移,及至“花打頂”,生長點萎縮變小。(參見黃瓜禿尖、花打頂發(fā)病 原因) 防治方法 加強水肥管理,促進莖葉生長。這一做法的基本思路是對頭的,但并沒 有找到問題的癥結,因而只能是治標的方法,往往湊效慢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綜觀不 同情況下出現(xiàn)的生長點萎縮,其發(fā)生的原因都是因為根系受到抑制或損傷的結果,也就是說 生長點萎縮的植株,雖然癥狀在地上,但原因在地下,因此治標必先治本。挽救的正確方法 是必須先救根,刺激根系恢復生長和發(fā)生新根。方法就是用促進根系發(fā)生的生長調節(jié)劑灌根, 如5微克/升的奈乙酸,同時加入愛多收,或施用過磷酸鈣、食醋、硫酸鋅的混合溶液。 在此基礎上,一般還要人工減輕植株的生殖生長負擔,方法就是摘除植株上大部或全 部已經(jīng)開花或尚未開花的瓜紐,爾后再在植株上噴促進莖葉生長的生長調節(jié)劑,如天然蕓薹 素、科資891或植株動力2003等。隨后在根部隨水沖施硝酸銨,澆水量宜大,封閉溫室5~ 7天,白天的溫度可順其自然,尤需盡量保持較高的夜間溫度。一般經(jīng)過上述處理后,植株 的上部會很快長出一段新的莖葉,以后就可進行正常的管理了。 ![]() 黃瓜鹽害 癥狀 黃瓜植株細弱,葉片變小,節(jié)間明顯變長,葉片邊緣褪綠,進而形成金邊葉, 有時還伴有尖嘴瓜出現(xiàn)。還可觀察土壤表面,沒有發(fā)生積鹽的土壤滲水速度比較快,發(fā)生積 鹽后,水下滲困難。土壤一干燥,地表就變成白色,出現(xiàn)白色結晶,表明積鹽已相當高,至 少說明前茬栽培期間土壤溶液出現(xiàn)了5 000毫克/升以上的高濃度。土壤表面長出綠苔,表 明鹽分濃度已很高。 積鹽還會造成土壤有害氣體的釋放和積累,所以從棚膜上的水珠可預測有害氣體的發(fā) 生。用pH試紙測試,還可用舌尖舔嘗,憑借經(jīng)驗判斷,如感到水珠滑溜則表明有氨氣積累; 若有麻酥酥的感覺,則表明有亞硝酸氣體積累。但若能被舌頭判斷出來,說明危害已經(jīng)發(fā)生。 病因 目前生產(chǎn)上出現(xiàn)的土壤鹽漬化多是由于在大棚、溫室等保護設施中大量施用 化肥所致,在大量施用化肥的情況下,如果處理不當,經(jīng)多年栽培后,土壤鹽分含量提高, 就會出現(xiàn)土壤鹽害。 鹽類有易溶于水、稍溶于水和幾乎不溶于水幾類。棚室中以溶于水的鹽類危害最大。 因為當它們溶于水后,使得土壤溶液濃度增高,土壤本身雖有一定的緩沖能力,但其緩沖能 力有限,當一次施用氮素化肥量過大時,就有大量的離子游離 出來,對蔬菜產(chǎn)生高濃度危 害。 眾所周知,露地條件下,田間的施肥量大大超出了作物的實際需要量,多于的部分會 隨雨水流失。溫室大棚的施肥量又遠遠超過露地,由于塑料棚室沒有降水淋溶流失過程,大 量的鹽分遺留在土壤當中,使土壤產(chǎn)生鹽漬化,提高了土壤溶液的濃度,就對蔬菜產(chǎn)生了高 濃度危害。 土壤鹽漬化妨礙了植株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吸收,造成植株萎蔫,乃至葉緣干枯,嚴重的 造成植株凋萎死亡。 土壤鹽漬化還會引發(fā)氨的積累危害。土壤的高鹽量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使得不 同形態(tài)的氮素在向硝態(tài)氮轉化過程中中斷,使中間產(chǎn)物氨在土壤中大量積累。氨的積累使蔬 菜被迫吸收利用,引發(fā)多氨癥;加卸喟卑Y的植株葉色變得特別深,或變成卷葉。另外,氨 多還會阻礙植株對鈣的吸收,出現(xiàn)缺鈣癥狀。多氨時,如果溫度管理不當,氨的氣化或亞硝 酸的氣化,都可能引發(fā)氣體為害。 土壤鹽漬化會引發(fā)缺素癥。通常情況下,缺素癥是在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的相對含量不足 時發(fā)生。但土壤出現(xiàn)積鹽時,離子之間的互相干擾,使作物出現(xiàn)缺素的危害。 防治方法 以防為主,預防土壤積鹽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堅持以施用有機肥為主,科 學合理地施用化肥,特別是速效氮肥,嚴禁過量施用。其次是要選擇那些施入土壤后對土壤 溶液濃度影響較小的化肥,如硝酸銨、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銨等。 ①水淹 夏季休閑期采用淹水高溫處理,既有消除鹽害的作用,又可殺死土壤中的 病原菌等。 ②夏季種植玉米 播種玉米等糧食作物可吸收土壤中過量的速效氮,再適時將其埋 入土下,利用綠體分解過程中大量滋生的微生物來進一步消耗過量的速效氮。 ③換土 起出表土或換用新土,或在地面覆蓋一層瘠薄的土壤。 ④洗鹽 利用夏季休閑期間,向溫室內灌水,大水洗鹽,將鹽分溶于水中,而后再 排放到大棚、溫室外。 比較先進的方法是在地下鋪設排水管道,灌水洗鹽排出田外。 ⑤科學施肥 最根本的是堅持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施用多元復合肥,嚴禁過量施 用氮素化肥。大量使用腐熟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 ![]() 黃瓜亞硝酸氣體為害 癥狀 主要危害葉肉,一般追肥10多天后出現(xiàn)危害癥狀。亞硝酸氣體從葉片氣孔 侵入葉肉組織,破壞葉綠素,氣孔附近的葉肉出現(xiàn)水浸狀斑紋,經(jīng)2~3天后漂白成不規(guī)則 形斑點,受害部位下陷,與健康部位界限分明,以葉緣和葉脈間的葉肉受害最重。嚴重時, 除葉脈外全部葉肉漂白致死。受害葉片一般為中部活力較強的葉片。 病因 溫室內積累的亞硝酸氣體是從土壤中揮發(fā)出來的,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直接原因 是土壤中施用了過量的氮肥。當土壤酸化,pH值低于5,或一次施入過多氮肥時,亞硝酸 轉化為硝酸的過程受阻,亞硝酸態(tài)氮就會變得不穩(wěn)定而釋放出亞硝酸氣體(二氧化氮)。同 時,亞硝酸鈣也會分解放出亞硝酸氣體。因此,如果棚內水滴表現(xiàn)為微酸性(pH值小于7), 就預示將出現(xiàn)亞硝酸氣體為害。亞硝酸氣體危害在土壤微生物活動較弱的低溫條件下發(fā)生較 少,在地溫高,尤其是在地溫急劇變化時容易發(fā)生。如果亞硝酸氣體濃度達到2微升/升時, 黃瓜就會出現(xiàn)受害癥狀。 防治方法 ①科學施肥 保護地內一次施氮肥不要過多,同時要和磷、鉀肥混合施用。多施充分 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并與土壤混勻。 ②改良土壤 利用溫室夏季空閑時間,向土壤中混入稻草和其它未腐熟的秸稈,在 改良土壤,減輕土壤酸化的同時,可增加硝化細菌的數(shù)量,避免了亞硝酸在土壤中積累。連 作多年的保護地土壤一般會酸化,應施用適量的石灰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同時還可起到補充鈣 元素的作用。 ③合理澆水 保持適宜的土壤濕度,土壤水分充足時,即使產(chǎn)生有害氣體,也會有一 部分被溶解于水中,從而減少釋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量。 ![]() 黃瓜葉片皺縮癥 癥狀 葉片沿葉脈皺縮,葉脈扭曲,葉片外卷畸形,葉緣不規(guī)則地褪綠黃化,黃化部 位呈線狀。嚴重時生長點附近的葉片萎縮干枯。黃瓜果實表皮木栓化,瓜內形成較大的空腔, 瓜條彎曲。 病因 植株缺硼。越冬黃瓜在“冬至”到春節(jié)期間,如果前半夜溫度低于13℃,到氣 溫高和生長旺盛期的5月份之后,光合產(chǎn)物不能正常轉運,且根小,吸收能力弱,就會導致 缺硼。露地栽培的黃瓜遇雨,土壤積水,根系吸收受阻,也會導致缺硼。 防治方法 葉面噴施1~2次800倍的硼砂溶液,或每667平方米追施硼砂1千克, 就可以解除缺硼癥。但應注意,施硼過多,會抑制植株對鐵的吸收,葉片會黃化。 ![]() 黃瓜植株頂端匙形葉 癥狀 棚室黃瓜植株長勢弱,上部葉片稍顯下垂、黃化,發(fā)病嚴重時植株中、下葉 片也褪綠發(fā)黃。植株頂部葉片不能充分展開,邊緣上卷呈匙狀,重時匙狀葉邊緣枯死。植株 生長緩慢至停滯,產(chǎn)量降低。 病因 黃瓜植株頂端葉片呈匙狀是由于土壤中缺銅所致。黃瓜對銅元素較敏感, 一般土壤含銅較豐富,有效銅含量也較高,不易發(fā)生缺銅癥。但因土壤中的銅很難移動,粘 土和有機質對銅又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因此,在粘土和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上可能發(fā)生缺銅 癥。保護地黃瓜由于連年大量施用有機肥,在pH值大于6. 5的腐殖質土中易出現(xiàn)缺銅癥狀, 這是因為腐殖酸鈣對銅的鰲合作用降低了銅的有效性。 防治方法 ①土壤改良 酸性土壤上因為高濃度的可溶性鋁對銅的沉淀作用,使銅吸收困難。 中性土壤利于根系吸收銅。 ②科學施肥 適量施用腐熟有機肥,注意氮、磷、鉀肥合理配合使用。 ③多用含銅殺菌劑 防治黃瓜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等常見病害時,可考慮使用 含銅的殺菌劑,防病的同時可同時起到補銅作用。 ④補銅 黃瓜植株出現(xiàn)缺銅癥狀后,應及時葉面噴布0.1%~0. 2%硫酸銅水溶液。 ![]() 黃瓜植株下部葉片變黃 癥狀 依據(jù)發(fā)病時間不同,可分為兩種情況。其一,在溫室冬春茬或大棚春茬黃瓜 定植后出現(xiàn),植株下部的葉片由下向上逐漸黃化,干枯脫落,有的只剩下上部1~2個綠葉, 這種植株根量極少,且已受到損傷。其二,在結瓜期出現(xiàn),葉片由下而上逐步變黃。 病因 第一種葉片變黃的根本原因是根系因低溫受損,吸收功能變差,有人稱之為“生 理性枯干”,多是由于灌溉水的溫度低導致地溫低,或溫室保溫性能差,或澆水后遇到連陰 天等一種或多種原因造成的。一般只要在陰天結束后采取相應措施即可恢復。 第二種情況 的發(fā)生原因是:定植過密,植株郁閉;下部葉片自然老化;缺肥,尤其是缺氮肥等。 防治方法 針對第一種情況的挽救的方法是噴奈乙酸和愛多收等,促進根系發(fā)育,同 時澆小水,隨水沖入硝酸銨(每667平方米10千克),而后密閉溫室,盡量提高溫度,經(jīng)7~ 10天,植株就會長高許多,此時可轉入正常的溫度管理。對第二種情況,可通過澆水施肥, 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打掉底部老葉,整枝、盤蔓等措施加以補救。 化瓜是指雌花形成后不能繼續(xù)長成商品瓜,而是逐漸黃萎、脫落的現(xiàn)象,這樣的雌花或幼瓜又稱生理凋萎果或流產(chǎn)果;犀F(xiàn)象是黃瓜生產(chǎn)上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塑料大棚等保護地內栽培的黃瓜,如果管理不善,化瓜率甚至會達到50%以上,嚴重影響產(chǎn)量。 ![]() 上圖:化瓜 ![]() 上圖:化掉的瓜條內部的空腔 病因分析 化瓜是養(yǎng)分不足,或各器官之間互相爭奪養(yǎng)分造成的。在低溫弱光等不利條件下,黃瓜瓜紐很多,要使每個瓜紐都長成商品瓜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一定限度內,化瓜是正常的,是植株本身自我調節(jié)的結果。但若坐瓜很少,瓜紐大量化掉,就是一種生理病 害。下列幾種情況下,植株會出現(xiàn)大量非正常化瓜。 ①低溫弱光 苗期或生長前期遇到連陰天等低溫弱光天氣,植株會形成大量雌花,但有的溫室溫度低,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弱,制造的養(yǎng)分少,不能滿足每個瓜條生長發(fā)育對養(yǎng)分的需求。溫度過低,白天低于20℃,晚上低于10℃,根系吸收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導致植株因“饑餓”而化瓜。 ②高溫 溫度過高也會造成化瓜,在正常二氧化碳濃度和空氣濕度下,當白天溫度超過35℃時,植株光合作用制造的養(yǎng)分與呼吸作用消耗的養(yǎng)分達到平衡,使養(yǎng)分得不到積累;夜溫高于18℃,呼吸作用增強,養(yǎng)分消耗過多,又使養(yǎng)分白白浪費,使瓜條得不到養(yǎng)分的補充而化掉。 ③管理不當 大量施用氮肥,澆水過多,莖葉徒長,消耗大量養(yǎng)分,或缺水缺肥,這些因素均會導致化瓜。 ④氣體濃度不適 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為0.03%,基本可以滿足光合作用的需要。但冬季因棚室密封,放風晚,上午光合作用強烈,二氧化碳被迅速消耗,濃度迅速降低到0.01%以下,很難滿足光合作用的需要,致使有機營養(yǎng)不足,容易引起化瓜。 ⑤生長失調 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必須協(xié)調。莖葉生長旺盛,消耗養(yǎng)分,瓜條發(fā)育所需養(yǎng)分不足會導致化瓜。生殖生長過旺,雌花數(shù)目過多,瓜碼過密,植株負擔過重,養(yǎng)分供應不足,也產(chǎn)生化瓜。 防治方法 分析原因,采取相應對策防治。 ①授粉 少數(shù)品種因單性結實能力差引起的化瓜可通過人工授粉、在溫室內放養(yǎng)蜜蜂等措施,刺激子房膨大,降低化瓜率,通常可使化瓜率下降70%左右。 ② 增強光照 黃瓜雖然耐弱光,但遇到連續(xù)陰雨、低溫天氣,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受抑制,導致營養(yǎng)不良。此時,為保證溫室內最低光照需要量,只要室外氣溫不低于-20℃,即使陰天,也應在中午前后短期揭簾,使植株接受散射光。有條件時,可安裝農用紅外燈補光增溫。 ③葉面噴肥與激素處理 用l%磷酸二氫鉀加0. 4%葡萄糖加0. 4%尿素,以及15.5毫克/升的保瓜靈、強力增瓜保(鞍山市園藝所生產(chǎn))噴灑葉面,也很有效。另外,也可用1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噴花,可促進瓜條生長,防止因低溫化瓜。還可以用增瓜靈蘸雌花或噴花,方法參見藥劑使用說明書。還可以用膨大素(濰坊德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噴植株或蘸花。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人們很習慣使用增瓜靈促進坐瓜,但是,使用增瓜靈后,黃瓜的品質變差,風味不好,有經(jīng)驗的銷售商不愿意購買經(jīng)過蘸花的黃瓜,因此這種黃瓜價格較略低。更大的問題是,使用增瓜靈等保果藥劑后,經(jīng)過蘸花的黃瓜雖然坐住了,但植株的營養(yǎng)是一定的,上面的瓜就很難坐住了,就像人一樣,黃瓜本來沒有大量坐瓜的能力,或環(huán)境不允許大量坐瓜,種植者就像給人吃激素一樣,非讓黃瓜坐瓜,結果瓜秧就會過度“勞累”,以后就很難坐瓜了,總產(chǎn)量會大大降低。 ④ 溫度調控 如果是冬春茬后期出現(xiàn)大量化瓜,那么棚室的溫度應從低掌握,晴天白天 23~ 25℃,不超過 28℃,夜間10~12℃或更低。溫度過高時,應加強放風管理,把棚室溫度控制在適于黃瓜正常生長發(fā)育的范圍內。 如果是低溫的深冬季節(jié)由于低溫而出現(xiàn)化瓜,則應該盡量提高溫度,尤其是土壤溫度,土壤溫度最低不能低于10℃,一般應在14℃以上。地溫的提高并不一定依靠溫室結構的優(yōu)良,或完全依賴晴朗的天氣,菜農可以在定植時,在行間埋入玉米秸稈,或在行間鋪玉米秸,利用玉米秸分解產(chǎn)生的熱量提高地溫,效果很好,這是我在編輯軟件的過程中下鄉(xiāng)調研,向菜農推薦 這一技術,效果很好。只要溫度,尤其是地溫提高了,各種生理病害都很少,在適宜的溫度下,黃瓜植株的抗性很強,通俗地講就是“很皮實”。 ⑤協(xié)調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 針對由于采收不及時而“墜秧”,引起生長失調導致的化瓜現(xiàn)象,應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采瓜,特別是根瓜應及早采收。及時摘除畸形瓜,疏除過密瓜。 還有一種化瓜是由于徒長引起的,之所以徒長,是由于采收過于頻繁,植株上沒有旺盛生長的瓜,營養(yǎng)物質大都供養(yǎng)的莖葉的生長,結果莖葉生長過旺,植株走上了另一條代謝途徑,營養(yǎng)不再供應幼瓜的生長,結果是營養(yǎng)雖然充足,但瓜反而化掉了。就像人發(fā)胖一樣,越吃越胖。遇到這樣不是由于營養(yǎng)不足而是由于徒長導致的化瓜,在噴乙烯利、坐瓜靈等抑制劑抑制徒長。但最好的預防辦法是,注意采收標準,既要及時采收,又要讓植株上保存有至少一條旺盛生長的瓜,也就是菜農所說的讓黃瓜植株“壓著長”,我解釋一下,所謂壓著長,就像人跑步,不是快跑,快跑跑不長,也不是慢跑,而是一路小跑。既有速度,有保持耐力。 如因缺水缺肥化瓜,要增加澆水施肥量。 ⑥建造高標準溫室 建造采光和保溫性能良好的冬用型日光溫室是預防黃瓜化瓜的根本措施,筆者曾到河北省樂亭縣調研,該地區(qū)的溫室多用推土機、挖掘機堆土為墻,栽培畦比溫室外的地平面低1米,墻體基部厚度達3米以上,溫室最高點距離溫室內地面4.2米,保溫性能極好,可進行越冬黃瓜生產(chǎn),化瓜現(xiàn)象十分罕見。 |
2.jpg (20.84 KB, 下載次數(shù): 21)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