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2894 | 回復數(shù):1
今年,氣候反常,冷空氣頻頻造訪,對大棚菜生產(chǎn)極為不利。為此,提醒廣大菜農(nóng)做好大棚早春管理,達到增產(chǎn)增效目的。 1.科學調溫:早春溫度變化大,溫度管理應以合理控溫為主。要通過合理放風,調節(jié)棚內溫度,茄子、辣椒等蔬菜白天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8-30度、夜間14-16度;番茄、西葫蘆等蔬菜要控制在白天25-28度、夜間12-14度。番茄等蔬菜棚內溫度上升到28度左右是開始放風,一般采取放頂風,隨著外界氣溫逐步上升而逐漸加大通風量。下午4-5點以后外界氣溫下降前,及時覆蓋草墊,以確保棚內溫度始終維持在適宜蔬菜生長的范圍內。中午棚內氣溫不高或白天刮大風時一般少放風或不放風。后期溫度過高時,可采用放前底風。當夜間最低溫度達15度以上時,不再蓋草墊,可晝夜通風! 2.科學澆水:早春由于外界氣溫較低,大棚內通風量小,因此管理中應注意澆水的時機、時間、頻率和澆水方式。大棚內進行地膜覆蓋栽培的,澆水最好采用膜下暗灌或者滴灌! 3.澆水時間:澆水應盡量選在晴天上午進行。早春澆水不必太勤,以防濕度過大導致病害的發(fā)生和蔓延。待進入3月中旬后,溫度迅速升高,植株生長加快時,可適當加大灌水量和次數(shù)。一般在澆水后要封閉大棚,提高棚內溫度,待地溫上升后,再及時進行通風排濕,有利于植株健壯生長,抑制病蟲害發(fā)生。 4.改善光照:一是盡量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照強度。在棚內溫度得到保證的條件下,不論是晴天還是陰天,草墊都要盡可能的早掲晚蓋,以盡量延長棚內蔬菜的見光時間;二是保持合理的群體結構。進入生長中后期的溫棚蔬菜,應做好整枝、綁蔓工作,提高光能利用率。并及時摘除老葉、黃葉、病葉等,減少養(yǎng)分消耗,防治病害蔓延! 5.及時追肥:在適當增加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的同時,結合澆水每7天左右沖施1次化肥(黃瓜可3-5天沖施1次)。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適量增加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提高品質。在進行根施的同時,可采用葉面噴肥,如噴施0.2%-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 6.病蟲防治:隨著溫度的升高,大棚蔬菜病蟲害也將普遍發(fā)生。早春大棚蔬菜病害主要有茄果類的灰霉病、葉霉病,瓜類霜霉病、白粉病等,蟲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蟲等。對各種病蟲害的防治要積極貫徹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有針對行的進行防治。要注意選用高效低毒農(nóng)藥!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nóng)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