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作物的缺硫癥狀和硫肥的施用技術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7767 | 回復數(shù):3

發(fā)表于: 2011-1-2 14:3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近年來,由于土地復種指數(shù)和作物產量的不斷提高,作物從土壤中吸收的硫素營養(yǎng)增多;有些地方由于使用化肥品種的改變,大量施用磷胺、尿素等高濃度無硫化肥,而過磷酸鈣、硫銨等含硫化肥用量減少;一些有機質含量低、質地粗的土壤,硫含量低,在雨水多的地區(qū),從雨水和滲漏水中流失的硫較多;環(huán)境污染治理日益加強,大氣和水體中硫濃度降低,作物從大氣和灌溉水中得到的硫減少;同時近年來有機肥和農家肥用量減少,以有機硫補給土壤的硫素越來越少。因此,容易造成某些地區(qū)土壤缺硫。掌握常見作物的缺硫癥狀,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于指導農業(yè)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主要作物缺硫癥狀。作物缺硫時生長受阻,葉片失綠或黃化,葉面積較小,莖細弱矮小,與缺氮癥狀相似。所不同的是:缺硫時葉褪綠黃化,首先在幼葉片出現(xiàn);而缺氮是先從下部老葉表現(xiàn)出來。
  
  1、小麥:植株色淺綠,幼葉失綠較老葉更明顯,嚴重缺硫時,葉片出現(xiàn)褐色斑點。
  
  2、油菜:初始表現(xiàn)為植株淺綠色,幼葉色澤較老葉淺,以后葉片逐漸出現(xiàn)紫紅色斑塊,葉緣向上卷曲,開花結莢遲,花莢少小色淡,根系短而稀。
  
  3、水稻:返青遲,分蘗少或不分蘗,植株瘦矮,葉片薄而片數(shù)少,幼葉呈淺綠色或黃綠色,葉尖有水漬狀圓形褐色斑點,葉尖枯焦。根系暗褐色,白根少,生育期推遲。
  
  4、棉花:植株矮小,整株變?yōu)榈G或黃綠色,生育期推遲。
  
  5、大豆:新葉淡綠到黃色,葉脈葉肉失綠,但老葉仍呈均勻的淺綠色,后期老葉亦失綠發(fā)黃,并出現(xiàn)棕色斑點,植株細弱,根系瘦長,根瘤發(fā)育不良。
  
  6、煙草:整個植株淡綠色,下部老葉易枯焦,葉尖常卷曲,葉面也發(fā)生一些突起的泡點。
  
  7、馬鈴薯:葉片和葉脈普通黃化,癥狀與缺氮相似,但葉片并不提前干枯脫落,極度缺硫時,葉片上出現(xiàn)褐色斑點。
  
  二、硫肥的施用技術
  
  1、施用時期:作物在臨近生殖生長時,為需硫高峰期。隨作物衰老,吸收硫能力下降。因此,硫肥應該在生殖生長之前施用,作基肥施用較好,可以和氮磷鉀等肥料混合,結合耕地施入土壤。如在作物生長過程中發(fā)現(xiàn)缺硫,可用硫酸銨、過硫酸鈣、硫酸鉀等速效性硫肥作追肥或葉面噴施。
  
  2、施用量:硫肥的施用量應根據(jù)作物種類和土壤缺硫程度而定。在缺硫多的土壤上種植需硫多的作物,應多施硫肥。根據(jù)多年的田間試驗結果,安徽省幾種作物的適宜施硫量為:水稻和小麥每畝2千克;大豆每畝4千克;油菜每畝為4-6千克。一般說來,缺硫土壤每畝施硫1.5-3千克可滿足當季作物的需要,例如每畝施過磷酸鈣20千克,或硫酸銨10千克,也可施石膏10千克或硫磺粉2千克。為了提高肥效,施硫量應與施氮、磷量相適應,施氮、磷量高,應相應增加施硫量。建議在小麥生產中,每畝施氮10千克,應配施2千克硫;大豆生產中每畝施磷3千克,應配施3千克硫。
  
  3、施用方法:硫肥可單獨施用,也可和氮磷鉀混合施用,結合耕地翻入土壤。硫磺類肥料應早施,可拌細土或化肥撒施,耕翻入土作基肥,也可拌種及施入種溝(穴)旁作種肥,還可拌土雜肥作涂秧根肥料。
發(fā)表于: 2011-1-3 18:55:00 | 只看該作者
今天剛培訓完植物營養(yǎng)中缺素的癥狀,哈哈,硫很重要呢,沒記錯的話是重量元素吧
發(fā)表于: 2011-4-3 10:17: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wo太乖 的帖子

是中量元素,也是重量元素,:Z
發(fā)表于: 2011-4-4 22:4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wojiaoliwan 的帖子

嗯,知道了,哈哈,謝謝科普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扫一扫社区信息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