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3691 | 回復數:1
自從把家里的15畝山嶺地流轉給生態(tài)園后,景秀麗便在村里重新干起了出豆腐的買賣。不過,她不用再上街去敲梆子叫賣,并有了固定收入!斑^去是自產自銷,收入多少看行市。現在,生態(tài)園里包料包銷,俺負責加工,每月1200元工資!”6月5日早7點,在豆腐坊里忙著出豆腐的景秀麗如是說。 景秀麗是山東 ![]() 野槐峪村四面環(huán)山,有83戶186口人,3300多畝耕地和山場。由于這里地多人稀、產出效益低,不少耕地長期閑置。2008年前,村集體年收入僅有593元,人均純收入不過1100元。 野槐峪村抓住山東環(huán)視大酒店選建食品原料供應基地之機,把分散在村民手中的土地收回來,將其中的83%進行了流轉,發(fā)展了現代生態(tài)農牧業(yè),土地實現了集中規(guī)模經營。 為保障村民收入不減,集體資產保值增值,2010年,村里利用環(huán)視酒店支付的部分補償款作資本,成立了“銀悅經貿有限公司”,利用剩余土地成立了“泉林合作社”,并按實有人口量化折股,向村民發(fā)放了股權證。 拿到股權證后,景秀麗和全體村民由農民轉化為股民,每人每年除獲得1380元土地租金和620元股金外,95%的勞力入園打工拿起了工資,生活有了穩(wěn)定保障。 經過5年多的發(fā)展,野槐峪村集體年收入由593元增加到現在的180萬元,增長了3035倍;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7000元,增長了15.5倍;全村83戶人家擁有轎車37輛,增長了18倍。去年,50名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主動回村,實現了就近就業(yè)。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