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3903 | 回復數(shù):0
黑龍江省是我國主要的馬鈴薯生產省,每年馬鈴薯播種面積都在26.7萬hm2左右,平均單產19.5t/hm2,總產量520萬t。一般本省鮮薯收獲期主要集中在9~11月份,這時的菜薯價格較低。為了獲得較高的效益,近年來,許多城市的郊區(qū)利用早熟品種催大芽或育苗,并采用地膜覆蓋栽培,但一般只能提前上市15~30天。為了更早上市,有的地方采用溫室種植。但由于結薯期溫室內溫度偏高,不利于結薯,塊莖小,商品率低,而且生產成本高,無論用地膜覆蓋還是溫室大棚種植,都存在產量低的問題,一般只有15t/hm2。馬鈴薯立體栽培技術則是充分利用保護地閑置空間和長期的高溫,來獲得高產。這種種植方法可將馬鈴薯上市時間提前30~50天。該技術經(jīng)我們多次試驗十分成功。 一、栽培技術要點 1.品種選擇選擇薯形好、塊莖膨大速度快、熟期較早的品種,如早大白、津引8號、紅紋白、東農303等。 2.種薯準備播種前40天左右出窖,鋪在有散射光的室內催芽。要經(jīng)常翻動使其見光均勻,待芽長1cm時切塊。 3.營養(yǎng)土配置、裝筐選擇未施過磺隆類和其它殘效期長的除草劑,且3年內未種過馬鈴薯的大田土7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份,再加入少量的草木灰,邊拌邊噴水,待手握成團落地即散時水分正好。選用裝水果的小方筐裝營養(yǎng)土,裝至距筐口15cm左右,放入溫室中待用。 4.適期播種為保證馬鈴薯的收獲期集中在馬鈴薯供應的淡季(黑龍江省一般在5月中旬~6月中旬),同時還要根據(jù)溫室內的溫度來確定,當溫室內的溫度穩(wěn)定在5℃以上時即可播種,如果有取暖設備或是育苗溫室可適當提前,黑龍江省一般在2月中下旬~3月上中旬播種。 將切完的薯塊放在筐內,20~30株/m2。一般水果筐的面積約0.1m2,可種2~3株。每筐施磷酸二銨3~5g,尿素1~2g,放于中間防止肥料與薯塊接觸,造成爛種,然后覆土5~7cm。 5.培養(yǎng)筐的排放播種至出苗約需20天左右。在出苗前這一段時間,可以將培養(yǎng)筐堆積起來,放在育苗溫室中以節(jié)約空間。經(jīng)常檢查,待開始出苗時將其排放在節(jié)能日光溫室中。 排放方法是將培養(yǎng)筐沿溫室北墻擺成一排,每兩筐之間留有略小于筐的寬度。在這一排筐上兩筐之間的位置再擺一排筐,兩邊擔在底筐上,每兩筐之間距離略小于筐的寬度。如此擺放3~4層,形成立體架式。培養(yǎng)筐的擺放是該技術能夠獲得高產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6.管理出苗后,注意及時澆水,促進植株生長,保持白天溫室內的溫度在25℃左右,夜間溫度在15℃以上。當植株現(xiàn)蕾時,注意保持較大的晝夜溫差,夜間溫度保持在15~18℃。同時為防止植株徒長,可在植株現(xiàn)蕾開花期噴施多效唑。結薯后期當溫度超過30℃時,要通風降溫,也可以在5月末將筐移到室外,保證有低夜溫,促進結薯。病蟲害發(fā)生較少,只在生長后期注意晚疫病的發(fā)生,在開花后期噴施70%克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1000倍液,隔7~10天噴一次。 7.收獲根據(jù)市場需求和馬鈴薯成熟情況可分批采收,也可集中采收。集中采收時倒掉筐內營養(yǎng)土,撿出塊莖即可。 二、推廣前景 采用該技術生產馬鈴薯可在5月中旬~7月中旬的任何時間上市,而且由于是立體栽培,可充分利用溫室的空間,大大提高了溫室的整體效益。隨著該技術的推廣既可解決北方馬鈴薯淡季供應問題,又可為馬鈴薯加工企業(yè)提前開工提供優(yōu)質的原料。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