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麥“四補一促”技術(shù)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4980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1-12-12 09:15: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一般把播種超過適播期、越冬前達不到壯苗標準的冬小麥稱為晚播麥。晚播麥從播種至越冬前積溫低于420℃,單株葉片少于4片,單株分蘗數(shù)少于1個。建議晚播麥采取“四補一促”的抗災增產(chǎn)技術(shù)措施。
        一是選用良種,以種補晚。當播期超過適宜時期后,應選用適當早熟的高產(chǎn)品種,黃淮海地區(qū)可以選擇半冬性和半冬性偏春性的品種。
       二是提高質(zhì)量,以好補晚。在提高整地和播種質(zhì)量上下功夫,打好播種基礎(chǔ)。盡早騰茬,搶時早播。精細整地,足墑下種,確保耕層土壤相對含水量在70%-80%。適當淺播,播種深度3-4厘米,防止播種過深導致出苗偏晚、苗小苗弱。播種過晚時可適當浸種催芽,播種前用20-30℃的溫水浸種5小時后,撈出晾干播種,也可提早出苗2-3天。
       三是增加播量,以密補晚。依靠主莖成穗是晚茬麥增產(chǎn)的關(guān)鍵。增加播量應以既保證達到本品種適當?shù)拿慨穗數(shù),又要避免播量過大造成群體偏大,莖稈細弱,導致倒伏減產(chǎn)。錯過適宜播期,一般每遲播一天畝基本苗增加1萬左右,但最多不宜超過35萬。
       四是增施肥料,以肥補晚。適當增加施肥量,氮、磷、鉀平衡施肥,特別重視施用磷肥,可以促進小麥根系發(fā)育,促進分蘗增長,提高分蘗成穗率。
       五是科學管理,促壯苗多成穗。早春返青期鋤麥,提高地溫,促進小麥早發(fā)快長。狠抓起身期的肥水管理,促弱轉(zhuǎn)壯。
 植保農(nóng)技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