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害防治:三、柑桔瘡痂病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5210 | 回復數(shù):1

聯(lián)盟版主 發(fā)表于: 2011-8-24 08:3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本帖最后由 一劍走江湖 于 2011-8-24 08:37 編輯

三、柑桔瘡痂病
Citrus  scab
【分布與為害】
柑橘瘡痂病是一種世界性重要病害,在我國分布普遍,為國內外植物檢疫對象。我國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江西等。▍^(qū))均有分布。病樹生長不良,果實受害后表面粗糙,果小,味酸汁少,品質變劣,降低經濟價值。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新梢、幼果,亦可為害花萼和花瓣。
1.葉片癥狀   葉片受害,初期產生油漬狀黃褐色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大,顏色變?yōu)橄烖S色。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隆起,多向葉背凸起,葉面凹陷,成圓錐形灰褐色瘡痂病斑。天氣潮濕時,病斑表面長出灰褐色粉狀物,病葉往往扭曲畸形。葉片的病斑常易與潰瘍病相互混淆。
2.果實癥狀   危害果實在謝花3~4天即發(fā)病,初期產生油漬狀褐色,后逐漸擴展產生木栓化突起,表面粗糙,幼果早期發(fā)病常腐爛脫落,較晚發(fā)病的果實,往往發(fā)育不良,病果小、皮厚、汁少味酸或成為畸形。兩者的區(qū)別如下表:
柑橘葉片上潰瘍病與瘡痂病的癥狀比較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0266.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482.png區(qū) 別    病 名
項 目
潰瘍病
瘡痂病
1.癥狀顯現(xiàn)期
新梢自嫩葉伸長至嫩葉定型尚未老化前
新梢自嫩葉剛抽發(fā)未展葉后嫩葉未定型前
2.病斑擴展深度
向葉的正反兩面穿透
在葉的一面隆起,常向葉背凸起,一般不穿透葉的兩面
3.病斑形狀、大小
圓形,呈火山口狀開裂,較大,具有明顯的同心環(huán)紋
圓錐形凸起,不開裂,較小
4.黃色暈圈
顯著
5.病 葉 形 狀
正常
扭曲,畸形
6.病      征
只有在濕度大的情況下細菌菌膿才從病斑溢出
天氣潮濕時,病斑表面長出灰褐色粉狀物
柑橘潰瘍病癥狀可以順口溜形式歸納如下:
瘡痂病原痂圓孢,           主害幼嫩枝葉果;
病部瘡痂木栓化,          圓錐形突不陷裂;
葉痂多朝葉背凸,           葉面凹陷如漏斗;
枝葉變形多扭曲,           潮濕病部現(xiàn)霉層。
【病原】
無性態(tài)為半知菌亞門、腔孢綱、黑盤孢目、痂圓孢屬[Sphaceloma  fawcettii  Jenk.]。有性態(tài)在我國尚未發(fā)現(xiàn)。
分生孢子梗極短,不分枝,緊密地排列在子座組織上,分生孢子頂生,單生,單胞,無色,長橢圓形或卵圓形。
【侵染循環(huán)】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組織內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枝條芽包上越冬。翌年春季,當氣溫在15℃以上,陰雨多濕時,病斑上的菌絲體開始活動,產生分生孢子,借助風雨傳播,侵害當年抽的新梢和嫩葉。經3~10天左右的潛育期,病葉產生病斑及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病菌遠距離傳播通過帶病苗木和接穗。另外,帶病的果實的輸出或引進也可進行遠距離傳播。
【發(fā)病條件】
1.氣候因素   發(fā)病適宜溫度為20~24℃,當氣溫達28℃以上時很少發(fā)生。在適溫范圍內,濕度對病害的發(fā)生起決定作用。陰雨連綿或早晨霧重、露多的天氣有利于病害發(fā)生。華南地區(qū)在春梢抽出期,溫度較低,春雨連綿,病害發(fā)生較重。當溫度超過24℃以上時,病菌生長受到抑制,所以夏梢期很少發(fā)病。10月以后溫度漸低,如遇上雨露較多,則病害發(fā)生較多。
2.寄主生育期   病菌只侵染幼嫩組織,以剛抽出尚未展開的嫩葉、嫩梢及剛謝花后的幼果最易感病。隨組織的進一步老化,抗病力逐漸加強,則不感病。
3.品種感病性   桔類、檸檬最感病;柑類、柚類次之;甜橙類和金柑抗病性很強。
4.栽培管理   凡是做到合理修剪,冬季清園,適當施肥,排灌良好,控制樹冠合理生長,新梢整齊,發(fā)病較輕。反之,發(fā)病較重。
【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    結合春季發(fā)芽前的修剪,剪除病梢和病葉,并清除園內落葉,一并燒毀,以減少越冬菌量。保持樹冠通風透光,降低濕度,以減少發(fā)病。此外,加強施肥管理,促使樹勢健壯,新梢抽發(fā)整齊、老化快,可縮短感病期。
2.噴藥保護新梢及幼果   一般噴藥2次,第一次噴藥在春芽萌動(芽長1~2mm)時,以保護春梢。第二次噴藥在落花2/3時進行,以保護幼果。
使用的藥劑有: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3.苗木檢疫   柑橘新區(qū)的瘡痂病是由苗木、接穗傳帶來的。因此,對外來苗木、接穗要經過嚴格檢查。對來自病區(qū)的苗木、接穗,可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泡30分鐘進行消毒處理。
獵人一劍,熱愛農業(yè),仗義、熱情、熱愛是我的特質?匆妰(yōu)秀人才就會兩眼冒紅心!優(yōu)秀人才趕緊加入我們中國農資獵才網吧:http://www.joblc.com/
聯(lián)盟管理 發(fā)表于: 2011-8-24 09:29:51 | 只看該作者
呵呵 柑橘的瘡痂病很難治

做一個思想的農業(yè)人!http://eniaca.com.cn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