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5389 | 回復數(shù):0
茼蒿的栽培技術(shù) 茼蒿又名蓬蒿,菊科,菊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的根、莖、葉、花都可作藥用,有清血、養(yǎng)心、降壓、潤肺、清痰的功效。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莖葉供生炒、涼拌、做場而食用。歐洲將茼蒿作花壇花卉。 (~)生物學特征特性 茼蒿屬線根性蔬菜,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層。莖圓形,綠色,有蒿味。葉長形,葉緣波狀或深裂,葉肉厚。頭狀花序,花黃色,瘦果,褐色。栽培上所用的種子,在植物學上稱瘦果,有棱角,平均千粒重1.85克。 茼蒿性喜冷凍,不耐高溫,生長適溫20C左右,12C以下生長緩慢,29C以上生長不良。茼蒿對光照要求不嚴,一般以較弱光照為好。屬長日照蔬菜,在長日照條件下,營養(yǎng)生長不能充分發(fā)展,很快進入生殖生長而開花結(jié)籽。因此,在栽培上宜安排在日照較短的春秋季節(jié)。肥水條件要求不嚴,但以不積水為佳。 (二)類型與品種 茼蒿的品種依葉片大小,分為大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兩類: 1.大葉茼蒿 又稱板葉茼蒿或圓葉茼蒿,葉寬大,缺刻少而淺,葉厚,嫩枝短而粗,纖維少,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但生長慢,成熟略遲,栽培比較普遍。 2.小時茼蒿 又稱花葉茼蒿或細葉茼蒿,葉狹小,缺刻多而深,葉薄,但香味濃,嫩枝細,生長快。品質(zhì)較差,產(chǎn)量低,較耐寒,成熟稍早,栽培較少。 (三)栽培技術(shù) 茼蒿依栽培季節(jié)不同分春播栽培及秋播栽培。茼蒿植株小,生長期短,春季可與其他蔬菜間、套作。如甘藍、花菜、馬鈴薯、冬瓜、茄子、辣椒、番茄等作物間套。一般先播茼蒿,后栽番茄等蔬菜。茼蒿在1月下旬至2月下旬播種,每畝(1畝=667平方米)用種2.5公斤~4公斤,播種越早,采收的次數(shù)越多,其用種量也越大。茼蒿播后用踩板鎮(zhèn)壓,用糞水蓋籽。待土表干燥后,再栽番茄等蔬菜。茼蒿與其他蔬菜間套,其管理依附于主作,茼蒿的生長以不影響主作為原則。春播多數(shù)一次收完,一般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收750公斤~1000公斤。 秋播栽培茼蒿都不行間套,一般自8月上旬至10月上旬分期分批播種,9月上旬起陸續(xù)分批采收上市,分3~4次收完。由于茼蒿分枝性強,也有待植株長高后,用刀割嫩莖。嫩頭供應市場。一般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收 1000公斤~1500公斤。 茼蒿以幼嫩的莖葉供食用,脆嫩可口,有獨特清香味,營養(yǎng)豐富,可炒食,可做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茼蒿屬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歡冷涼濕潤的氣候條件,可在露地和保護地條件下播種栽培,可栽培時間達10個月左右。其栽培技術(shù)要點如下: 1、選擇品種:茼蒿有大葉品種和小葉品種兩類,大棚栽培主要選用小葉品種。小葉品種較耐寒,香味濃,嫩枝細,生長快,成熟早,生長期40-50天。大葉品種葉寬大,產(chǎn)量高,嫩枝短而粗,纖維少,品質(zhì)好,但生長慢,熟期晚。 2、選地整地: ①選地:茼蒿栽培以沙壤土為宜,選擇前茬未打過普施特、豆磺隆等長殘效除草劑的地塊種植。 ②施基肥:結(jié)合翻整地施入農(nóng)家肥2000公斤以上,尿素15公斤,磷酸二銨25公斤,硫酸鉀5—10公斤,或復合肥50—60公斤,撒施地面翻耙入土,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 ③做畦:栽培茼蒿,要求土壤經(jīng)常保持濕潤。栽培茼蒿的畦子要做成獨立的平畦,以便澆水。畦寬1.5—1.8米,長10—20米。 3、播種: ①浸種催芽:在播種前3—4天,將種子用50—55℃熱水浸種15分鐘后再浸泡12—20小時,置于25℃條件下催芽。 ②播種時間:春季保護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溫室內(nèi)播種栽培,或在4月中旬移栽小拱棚;春季露地栽培4月中旬在小拱棚內(nèi)播種育苗;秋冬栽培可分批分期排開播種,10—15天一個播期,在加溫溫室條件下可延后到12月份采收。 ③播種方法:進行條播或撒播,播后覆土1厘米厚藥土,防止發(fā)生猝倒病,覆蓋地膜保溫保濕。一般每畝用種4-5公斤。目前生產(chǎn)上多采用直播,撒播、條播均可。撒播每畝用種4~5公斤。條播每畝用種2~2.5公斤,行距10厘米。為促進出苗,播種前用30℃~35℃的溫水浸種24小時,洗后撈出放在15℃~20℃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經(jīng)3~4天種子露白時播種。春季選晴天播種,播后用薄膜覆蓋,出苗后適當控水,保持適宜的溫度,促使幼苗健壯生長。夏秋氣溫高,播種后應用遮陽網(wǎng)膜等覆蓋物覆蓋,保持土壤濕潤。幼苗期應及時間苗,保證幼苗有一定的營養(yǎng)面積。播種后至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6~7天即可齊苗。冬春播種出苗后應適當控制澆水,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撒播的,大葉茼蒿6厘米見方留壯苗,中葉或細葉茼蒿3~4厘米見方留苗;條播的,大葉茼蒿株距5厘米,中葉茼蒿4厘米,細葉茼蒿3厘米。充足供水,保持土壤濕潤 4、田間管理 ①出苗后,將地膜全部撤去,保持畦面見干見濕,1-2片真葉期,進行間苗并拔除雜草,待幼苗長到5—6片真葉時定苗,保持幼苗間距4—6厘米左右。 ②追肥灌水:生長期間,隨水追1-2次速效氮肥,一般在苗高10—12厘米時開始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15—20公斤。 ③病蟲害防治:茼蒿易發(fā)生炭疽病和霜霉病,可用72%普立克1000倍液噴霧防治。有蚜蟲發(fā)生時噴施10%吡蟲啉1200—1500倍液防治。 5、采收:株高達20厘米左右時,具有12—13片真葉時開始收割,不宜太晚,以免影響品質(zhì)。割完第1刀后,再澆水、追肥,促進側(cè)枝發(fā)生,20-30天后再收獲。 (四)留種方法 茼蒿春播、秋播都可留種,但秋播的種子產(chǎn)量高.質(zhì)量好,其植株耐寒,不易抽薹。秋播留種可于9月下旬播種,選具有該品種特征特性的植株,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擇排水良好的地方栽種,行株距均為50厘米,次年4月下旬始花,5月下旬種子開始成熟,6月中旬收獲。茼蒿種子是主莖先熟,下部側(cè)枝后熟,采種時應先收頂部,再收側(cè)枝,分2~3次進行。茼蒿采種正值黃梅雨季節(jié),一般待籽粒有30%發(fā)黑發(fā)黃時應及時采摘,以防霉爛。采種方法是將種株伸入布袋里,用手將成熟種子邊采邊捏,散落在布袋里,然后帶回放在太陽下曬3~4天,待種子充分干燥后收藏。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nóng)資聯(lián)盟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