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軟腐落果危害大,這樣防控才有效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2413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8-9-6 14:37:4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導 讀
疫菌褐腐病是柑橘上比較常見且危害較重的一種真菌病害,一般春季氣溫回升時開始發(fā)生,前期以侵染枝葉、樹干為主,后期病菌上果,病果軟腐,大量脫落。
9月開始,此病進入高發(fā)期,如遇高溫高濕條件極易爆發(fā)成災,在此提醒各位果農(nóng)要注意防控。

 植保農(nóng)技 forum

疫菌褐腐病主要危害柑橘幼嫩梢枝(稱為苗疫病)、樹干(稱為腳腐病或裙腐病)、果實(稱為褐腐病或疫腐病)。

苗疫病
被害枝梢和葉片呈沸水燙狀枯死,病斑不定形,淡褐色至褐色,潮濕時,病部有少量白色霉層,與炭疽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病部是否滋生小黑點。

腳腐病
一般危害主干的根頸部位,初期呈現(xiàn)黃褐色水漬狀,基部樹皮腐爛,具較強刺鼻酒糟氣味,并流出褐色膠液。
氣候干燥時,病斑干裂,天氣潮濕時,病部擴展快、皮層腐爛,并向根頸四周擴展,當根頸腐爛環(huán)割整個樹干基部時,引起植株大量異常落葉,嚴重時樹體枯萎死亡。

褐腐病
果實發(fā)病時,病斑近圓形,褐色水浸狀、病部質(zhì)地堅實,病健部分界限分明,濕度大時迅速擴展到全果,有酒味。
病菌只侵染白皮層,不爛及果肉,以后呈水浸狀軟腐,果實很快脫落。

發(fā)生流行特點
疫菌褐腐病菌大多在樹體、病蟲枝、落果、殘枝落葉及土壤中越冬,成為第2年初次侵染源,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風雨和土壤。
果實主要發(fā)病時間在9~10月,氣溫高,悶熱并暴雨或連續(xù)2天下雨即可發(fā)病。疫病菌最不喜陽光與干旱,天氣放晴后,日照處之病害會立即停止蔓延。

此外,以下情況易導致該病大爆發(fā):排水不良、通透性差的果園發(fā)病重;掛果偏多、果實下垂的果園發(fā)病重;水改田、低洼果園發(fā)病重;偏施氮肥、不重視有機肥的果園發(fā)病重;近成熟的果實發(fā)病重。

綜合防治措施
加強栽培管理
雨后及時開溝排水,降低果園濕度,同時果園操作時避免損傷主干,及時除去樹盤內(nèi)雜草。
掛果量大時用竹桿支撐橘枝條,盡可能抬高枝條,防止病菌借風雨侵染果實。
果園注意平衡施肥,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配合使用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改良土壤,增強樹勢,提升植株抗病性。

減少病原菌
疫菌褐腐病菌大多在樹體、病蟲枝、落果、殘枝落葉及土壤中越冬,成為第2年初次侵染源,因此冬季清園必須干凈徹底,要把樹體上病斑、病蟲枝、落果、殘枝落葉等帶出果園集中燒毀。

在冬季進行全園深翻曬土、調(diào)理土壤理化性質(zhì),破壞病菌的生存環(huán)境,從而減少病源。再結(jié)合鏟除性病菌殺菌劑處理,降低第2年的侵染病源。

生長期及時摘除染病果和落地果,集中銷毀,防治再次侵染。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