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這次馬鈴薯田間跟蹤工作,又遇到了很多問題,不過都是些老問題,年年發(fā)生。來一起看看吧! 01 馬鈴薯播種深度 有一塊馬鈴薯田,苗小苗弱,扒開土看,一切正常,只不過芽眼到壟頂距離太大,足足20公分之多,播種太深。 馬鈴薯合適的播種深度,應該是芽眼到壟頂?shù)木嚯x為12-14公分左右,有利于出苗齊、出苗壯。齊苗以后可培土1-2次,一是為增加匍匐莖的數(shù)量,二是防止后期薯塊青頭。 但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為了防止馬鈴薯薯塊青頭,一味地增加播種深度,殊不知這不僅會導致馬鈴薯缺苗、苗弱,而且馬鈴薯青頭仍不少。為什么呢?且看下圖。 如上圖,兩種方式起壟后的截面圖。可以清晰的看出來,左邊的壟呈三角形,雖然覆土厚,但壟兩側土量少,導致結束小、青頭多;右邊的壟屬于方肩大壟,壟兩側土層厚,這樣的起壟方式在馬鈴薯主產區(qū)非常普遍,也是有效防止馬鈴薯青頭的正確做法。 02 馬鈴薯匍匐莖 馬鈴薯塊莖由匍匐莖頂端膨大而成,通常匍匐莖的長度為3-10公分。上圖的匍匐莖長度達20公分之多,這直接導致匍匐莖頂端無法膨大形成薯塊,同時這種匍匐莖還容易頂出土面長出莖葉。 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問題出現(xiàn)呢? 一般過長的匍匐莖出現(xiàn)在地中莖的上部,下部匍匐莖一般很少見這種現(xiàn)象。如果起壟方式不正確,壟上部兩側土層薄,壟內上部匍匐莖就很容易竄出土面,造成匍匐莖伸長過長,不結薯卻長出莖葉;另一方面是因為溫度過高,一般超過25℃匍匐莖只伸長不結薯,而且越靠近壟頂溫度就越高,所以上部匍匐莖容易伸長過長;還有一方面原因是澆水不均勻導致,在馬鈴薯田間跟蹤發(fā)現(xiàn),很多地方澆水后,壟內下部濕潤,但壟上部由于澆水方式不對導致水無法進入,不僅干燥而且無法通過澆水達到降溫的目的,因此也會造成匍匐莖伸長過長的問題。總的來說,正是因為高溫導致匍匐莖出現(xiàn)這種情況,解決的辦法就是注意培土和正確澆水,馬鈴薯生長中后期盡量傍晚澆水,有助于降低地溫,符合薯塊溫度要求,有利于薯塊膨大。 說到馬鈴薯的澆水方法,山東省馬鈴薯大都有地膜覆蓋,導致澆水時由于地膜阻擋水分無法潤濕整個壟,這種現(xiàn)象在走訪的肥城、泗水、鄒城、泰安、滕州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建議:在澆水時,通過破膜或者澆水溝內用稻草等阻擋水流的方式,確保水分能夠進入或滲入壟上部,有利于上部匍匐莖結薯,增加產量。 03 馬鈴薯卷葉、萎蔫 最近微信、電話有很多朋友咨詢這個問題。咋一看像青枯病,但青枯病一般是植株一側萎蔫,這表現(xiàn)是植株中上部萎蔫。前幾天溫度突升到30度以上,蒸發(fā)量大增,導致葉片暫時性失水萎蔫,澆過水的地塊明顯發(fā)生較少,土壤干旱的地塊這種情況嚴重。建議傍晚時分澆小水,同時葉面可噴施蕓苔素等進行調節(jié)。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