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土肥水管理技術之一 俗話說的好,“莊稼一只花,全靠肥當家”。葡萄施肥與其他果樹一樣,即需要N、P、K、Ca等元素,也需要Zn、B、Mn等微量元素。要想用好肥,就要知道各種肥料的作用。 一、主要礦質元素的作用 二、N、P、K三元素的使用比例和施肥量 三、施肥時期 四、葉面施肥 一、主要礦質元素的作用 1.氮(N): 氮素供應不足,葡萄植株無法正常生長。在適當的氮素條件下,葡萄萌芽整齊,授粉、受精、座果良好,不僅保證當年豐產,而且果實品質好,還影響次年產量。如氮肥過多,則葉片薄大,新梢徒長,落花落果重,座果率下降,枝條不充實,果著色不良,成熟延遲,品質下降,釀酒則酒質不佳。 在葡萄的施肥上:一是避免大量施用以氮肥為主的有機肥和化肥,造成肥料比例失調,出現氮肥過多的不良癥狀;另一方面避免氮肥相對不足,有時因為果實負載量太高,土質貧瘠或整形修剪不當,造成果實著色不良,新梢過早地停止生長。因此,使用氮肥的多少以及何時施用氮肥,一定要根據土地肥力和葡萄的樹勢狀況。 2.磷(P): P是核蛋白、磷脂、核酸的主要成分,主要存在于速長的部位,如花、種子等,葡萄植株所有器官都含磷元素。供應充足的磷,有利于葡萄開花、座果。有人進行施磷肥試驗,認為隨土壤磷酸濃度的增加,座果率提高,果穗增重;磷對葡萄花芽分化的作用比其它元素要明顯。磷肥還可以促進吸收根的生長,增加根的數量,促進枝蔓成熟,增強抗病抗旱抗寒力等。 3.鉀(K): 葡萄為喜鉀植物。鉀對于光合最作用和糖的轉運起主要作用。在漿果成熟期鉀促進糖分大量進入果實。鉀對葡萄的重要作用是促進漿果成熟,改善漿果品質,增加漿果的含糖量,促進漿果上色和芳香物質的形成,還能提高出酒率。施鉀肥有利于根系發(fā)育,缺鉀引起葉緣黃化、枯焦、果穗穗軸和果粒干枯等生理病害。 4.鋅(Zn): Zn參與葉綠素和生長素的合成。缺鋅時新梢節(jié)間短,葉片小而且失綠,果穗上形成大量無粒小果,常常綠而且硬。小葉小果是缺鋅的主要特征。 5.硼(B): B屬微量元素,硼影響酶的作用,能促進花的受精、座果,能促進糖的轉運,減少畸形果。缺硼,抑制花粉管發(fā)育,花蕾不能正常開放,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缺硼的新梢節(jié)間變短、易脆折,葉面凹凸不平,在果皮下的果肉中產生褐斑。 6.鈣(Ca): Ca是細胞壁和細胞間層的組成成分,還大量存在液泡中。鈣缺乏時,影響細胞正常功能。在葡萄植株體內,鈣主要在老熟器官中積累,但生長發(fā)育的組織需鈣量也很大。它有利于根的發(fā)育和吸收作用,缺鈣時有缺氮的癥狀。北方地區(qū)使用波爾多液,一般不缺鈣。在我國南方酸性或偏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后可提高葡萄漿果品質和增加產量。 7.鐵(Fe): Fe是參與多種氧化還原酶的組成,參與細胞內的氧化還原作用。缺鐵導致葡萄植株黃化,葉片失綠,但與缺鎂失綠癥不同,首先表現為頂端嫩葉發(fā)生全面黃化,僅葉脈保留綠色。鐵在葡萄植株體內不能再重復利用,因此,黃化病首先在幼葉上表現癥狀,而老葉仍為綠色。嚴重缺鐵時,新梢變?yōu)辄S綠色甚至黃色。植株缺鐵往往與土壤偏堿有關。 8.鎂(Mg): Mg是葉綠素的重要成分,和光合作用密切相關。鎂在葡萄植株體內主要存在于活躍的幼嫩組織和器官中。缺鎂時磷的代謝作用不良,新梢頂端呈水浸狀,葉片失綠、黃化,只有葉脈呈綠色,座果率和果粒重下降。 二、N、P、K三元素的使用比例和施肥量 “據報道:生產1000kg葡萄所需要N:5~10kg,P2O5:2~4kg,K2O:5~10kg。僅做參考,具體還要根據土壤本身的肥力而定! 2000年國家輕工局頒布的葡萄酒生產管理辦法規(guī)定:生產一噸釀酒葡萄所需要吸收的元素量:氮8.5kg、磷3.0kg、鉀11.0kg、鈣8.4kg、鎂3.0kg、硫1.5kg及其它微量元素。 施肥時期應密切結合葡萄的生長發(fā)育階段。萌芽后,隨著新梢生長,葉面積逐漸增大,對氮肥的需求迅速增加;隨后,漿果生長和發(fā)育對氮肥的需求量加大,植株對氮肥的吸收量明顯增多;在開花、座果后,磷的需求量穩(wěn)步增加;在漿果生長過程中鉀的吸收量逐漸增加,以滿足漿果的生長發(fā)育需要。 三、施肥時期 1.基肥。 秋末施用基肥不可少,主要用有機肥料和部分化肥(N、P、K肥等)。施基肥的深度應達根系主要分布層。有機肥在土壤里逐漸分解,可供來年植株生長發(fā)育需要。在秋季,葡萄根系進入第二次生長峰,此時施肥,斷根的再生力和吸收作用均強。如果施用的有機肥料含有秸稈類的堆肥,則可適當摻入含氮多的人糞尿,以調節(jié)碳、氮比值,有利于堆肥腐熟。秋施基肥和土壤深翻相結合,一舉兩得。 2.萌芽前追肥。 此期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如尿素、碳酸氫銨等。進入傷流期,葡萄根系吸收作用增強,萌芽前追肥效果明顯,可以提高萌芽率,增大花序,使新梢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如秋施基肥足量,可以不在此期追肥。 3.開花前追肥。 以速效性的氮、磷肥為主,可適量配合鉀肥。這次追肥對于葡萄的開花、授粉、受精和座果以及當年花芽分化都有良好影響。因易落花落果,對巨峰葡萄花前一般不宜追施氮肥,應在開花后追肥用。 4.幼果期追肥。 以N、P、K復合肥為主。其主要作用是,促進漿果迅速增大,減少小果率,促進花芽分化。同時,正值根系開始旺盛生長,新梢增長又快,葡萄植株要求大量養(yǎng)分供應。如果植株負載量不足,新梢旺長,則應控制速效性氮肥的施用。 5.漿果成熟期追肥。 鉀、磷肥(除速效性磷鉀肥外,還可用草木灰等農家肥)為主,在漿果開始上色時,施入大量的含鉀、磷為主的草木灰或腐熟的雞糞等。此期一般不要施用氮肥,但在果穗太多或者在貧瘠沙礫土上的葡萄園,雨季后的漿果成熟期,應適當施用氮肥。否則,氮肥不足。 6.采后肥。 施磷、鉀肥,配合適量氮肥,目的促進花芽發(fā)育枝條成熟。采后肥可結合秋施基肥一起施用。 四、葉面施肥 首先明確一點,葉面施肥僅僅是土壤施肥的補充。它是葡萄缺肥時的一種應急措施,特別是補充鐵、鋅、硼等微量元素肥料。不能用葉面施肥代替土壤施肥。 葡萄土肥水管理技術之二 葡萄植株所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有哪些? 葡萄在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對營養(yǎng)元素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其中需要量較大的有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10大元素,一般稱多量元素或“大量元素”。硼、鋅、錳、銅、鈷對葡萄植株的生長也有一定的作用,一般稱為微量元素。 一、氮素對葡萄生長結實有何影晌? ![]() 低溫缺氮 對葡萄植株來說氮肥過多,會引起枝葉徒長,落花落果嚴重,甚至當年枝蔓不能充分成熟,漿果著色不良,品質下降,香味變淡。另外,由于枝蔓成熟不良,花芽分化不好,并易遭受病蟲害的為害和大大降低越冬性能。氮過多時,還能使葡萄酒中的蛋白質增多,不易澄清且容易敗壞,風味也不佳。氮素不足時,葡萄植株瘦弱,葉片小而薄,呈黃綠色,花序少而小,節(jié)間短,落花落果嚴重,果穗、果粒小,品質差,香味淡。氮素嚴重不足時新梢下部的葉片黃化,甚至早期落葉。因此,萌芽及新梢生長期,芽眼的萌發(fā)和花芽分化需要大量營養(yǎng)物質,特別需要氮肥。開花前,新根活動旺盛,開花后果粒膨大期,對氮的需要量最多,因此,應適時適量供給氮素肥料。采收后及時追施氮肥對增強后期葉片光合作用、樹體養(yǎng)分的積累和花芽分化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磷對葡萄的生長結實有何作用? ![]() 葡萄缺磷 葡萄缺磷時,在植株某些形態(tài)方面表現與缺氮相同。如新梢生長細弱,葉小漿果小等。此外葉色初為暗綠色,逐漸失去光澤,最后變?yōu)榘底仙,葉尖及葉緣發(fā)生葉燒,葉片變厚變脆。果實發(fā)育不良,含糖量低,著色差,種子發(fā)育不良。磷過多時,會影響氮和鐵的吸收而使葉黃化或白化,反而有不良影響。 磷素易被土壤吸收不易流動,施用磷肥時最好結合秋季施有機肥時深施,追肥時也應比氮肥稍深。追肥和根外追肥多在漿果生長期及漿果成熟期施用,以促進果實著色和成熟,提高漿果品質。根外追肥一般噴2%的過磷酸鈣液,效果良好。 三、鉀對葡萄的生長結實有何作用? ![]() 葡萄缺鉀 植株缺鉀時,因葉內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充分制造,使過量的硝態(tài)氮積累而引起葉燒,葉緣呈黃褐色,并逐漸向中間焦枯,通常在新梢基部的老葉先發(fā)生。其次表現新梢纖細,節(jié)間長,葉片薄,有些葉片上呈現蟲咬狀小孔。缺鉀時,還能使果梗變褐,果粒萎縮,糖度降低,著色不良,根系發(fā)育受抑制,器官組織不充實,抗寒、抗旱力均弱。鉀肥過多時,抑制氮素的吸收,引起鎂的缺乏癥。 從葡萄展葉開始,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鉀肥。從果實膨大期至著色期,莖葉中的鉀向果實移動,故果實膨大前吸收的鉀,其效用可維持至漿果成熟。據試驗,玫瑰香葡萄,全年根外噴二次2%的草木灰水,可提高含糖量0.5~2度,增產10%左右。一般在漿果生長期和漿果成熟期進行根外追肥效果明顯。 四、葡萄缺硼容易大小粒 ![]() 葡萄缺缺硼容易大小粒 葡萄果實產生大小粒現象,除開花授粉時因環(huán)境條件影響,使授粉不良而造成大小粒外,主要原因是因植株缺硼所致。葡萄缺硼時,往往幼葉出現油浸狀的黃白色斑點,葉脈木栓化變褐,老葉發(fā)黃,向后彎曲,花序發(fā)育瘦小,豆粒現象嚴重,種子發(fā)育不良,果實變形。另外,新梢生長緩慢,節(jié)間短,有時輸導組織破壞,生長點枯死,發(fā)生許多副梢,葉面上有許多褐色斑點。 一般葡萄噴硼多在花前進行。對提高座果率有顯著效果,據試驗,玫瑰香全年噴2次0.3%的硼砂,可增產10%~15%。含糖量提高10%左右。 堿性土壤易發(fā)生缺硼癥,故施用石灰或過磷酸鈣時要避免過量。 五、鈣對葡萄的生長結實有何作用? ![]() 葡萄缺鈣 缺鈣時,根的先端變?yōu)楹稚、葉徒長質地變軟,影響果實糖分的積累,果粉少,香味淡,新梢成熟不良。鈣過多時,使可溶性鐵變?yōu)椴蝗苄澡F,易引起葡萄缺鐵癥。特別是美洲種葡萄對鈣敏感,鈣多時,易引起退綠癥。(我國南方雨水多,表土石灰質易被淋洗掉,又因大多為酸性土壤往往缺鈣,需注意適時適量施石灰,以中和其酸度并增加土壤中的鈣質,促進有機物的分解和氮的吸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鈣對糖的形成,對固定二氧化碳以及生成芳香物質都起著直接和間接的作用,因此,在鈣質充足的情況下,可提高漿果的香味和葡萄酒的風味,特別對白葡萄酒和香檳酒更為明顯。 六、葡萄缺鐵時會有什么癥狀出現? ![]() 葡萄缺鐵 葡萄對缺鐵反應極為敏感,土壤缺鐵時,葉片出現黃化,新梢上的幼嫩葉片最先表現癥狀,幼嫩葉的葉肉呈淡綠色或黃色,僅沿葉脈的兩側殘留一些綠色。嚴重時,幼葉由上而下逐漸干枯脫落。由于營養(yǎng)不良,新梢木質化程度差,抗寒力弱,漿果發(fā)育不良,果穗、粒小呈淺綠色。當鐵含量充足時,葡萄漿果著色深,葉片綠,酒色濃而風味佳。鐵過量時,酒易發(fā)生渾濁。 土壤呈堿性時,土壤中Fe2O3不易被吸收,而從土壤溶液中沉淀下來,故堿性土中易發(fā)生缺鐵癥。鐵具有使可溶性磷酸變?yōu)椴蝗苄,故含鐵多的土壤易引起磷的缺乏。葉片上發(fā)現退綠癥時,應立刻噴布0.3~0.5%的硫酸亞鐵。在早春或秋季休眠期用5%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枝蔓,若在硫酸亞鐵溶液中加上0.15%的檸檬酸可防亞鐵轉化成三價鐵而不易被吸收。預防的辦法是在土壤中增施磷鉀肥料,對洼地、粘重地注意排水。 七、葡萄缺銅時會有什么癥狀出現? 銅能加強葉綠素的形成,促進光合作用,影響碳水化臺物的代謝,并能提高植株的抗寒和抗旱性。據觀察,常噴波爾多液的葡萄園,葉片厚,葉色濃綠,落葉期明顯推遲,枝條充實、芽眼飽滿,當銅過量時,會產生節(jié)間縮短。一般鹽堿土易缺銅、鐵。 八、葡萄缺鎂、鋅時會有什么癥狀出現? ![]() 葡萄缺缺鎂 葡萄缺鎂時,葉綠素不能形成,植株停止生長,葉脈保持綠色,葉肉保持淡綠色或黃白色,以后變成褐色或紅褐色,易引起早期落葉。座果率低,影響產量。鎂與鈣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能消除鈣過剩的毒害。鉀與鎂也有拮抗作用,過多施用鉀肥,會導致缺鎂,從外觀上是缺鎂,而實際上是鉀過剩所致。 ![]() 葡萄缺缺鋅 葡萄缺鋅時,新梢節(jié)間變短,葉片小而萎黃;果實小而畸形,果穗松散,并形成大量無籽小果。根外噴硫酸鋅可使葡萄形成層細胞分裂旺盛,木質部和韌皮部發(fā)達,新梢生長迅速,提高光合效能,因而可提高產量,改善葡萄品質,一般在初花期和漿果形成期對時面噴布0.03%的硫酸鋅,效果非常顯著,此次根外追肥可與波爾多液混用。 葡萄土肥水管理技術之三 一、施基肥有哪些好處?怎樣施基肥? 基肥多在葡萄采收后、土壤封凍前施入,一般在9月下旬至11月進行;室赃t效性的有機肥為主,常用的有圈肥、廄肥、堆肥、土雜肥等。有機肥的特點是含有效營養(yǎng)成分量較少,但成分全,施用量大,肥效期長,并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施肥量約占全年60%左右,以秋季施效果好。因秋季正值葡萄根系第二次生長高峰,傷根容易愈合,并發(fā)出新根及早恢復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從而增加樹體內細胞液濃度,提高抗寒、抗旱能力,對第二年春季根系活動,花芽繼續(xù)分化和生長提供有利條件。如果早春傷流后再施基肥,由于根系受傷,影響當年養(yǎng)分與水分的供應,造成發(fā)芽不整齊,花序小和新梢生長弱,影響樹體恢復和發(fā)育,應盡量避免,如晚春施應淺施或撒施。 施肥前應先挖好施肥溝。一般溝寬40~50厘米,深40~60厘米,離植株50~80厘米(具體根據土壤條件和葡萄植株大小而靈活掌握)。溝挖好后,將基肥(堆肥、廄肥、河泥)中摻入部分速效性化肥如尿素、硫酸銨,可使根系迅速吸收利用,增強越冬能力。有時還在有機肥中混拌過磷酸鈣、骨粉等,施肥后應立即澆水。 實踐證明:施基肥以每隔2~3年,采用隔行輪換的辦法進行,集中施用有機肥,每畝施5000kg左右。這樣不僅工作方便,節(jié)約勞力,同時對根系更新,擴大吸收畝積,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葡萄園怎樣施用追肥? 追肥多用速效肥,分根部追肥和根外追肥兩種。根據葡萄生長發(fā)育各個階段的特點和需要,進行分期施用。 1、根部追肥: 施用時,一般離植株30~50厘米以外開深為15~20厘米的淺溝或穴,施后立即覆土。 常用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銨、人糞尿等;磷、鉀肥,如豆餅、雞糞、草木灰等。試驗證明:連年追施豆餅、雞糞的效果最顯著,而單純施化肥則增產不顯著,品質也不理想。 2、根外追肥(葉面噴肥): 是將肥料溶于水中,制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然后噴布在葉片、嫩梢上,而后進入植株內部,是一種經濟、省工、受肥面廣、肥效迅速和作業(yè)方便的施肥方法。噴后對葉片增厚,新梢生長健壯,增強抗性,提高產量和品質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適于根外追肥的肥料有化肥(如尿素,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復合肥料等)和某些微量元素(如硼砂、硫酸鉀、硫酸鋅,硫酸亞鐵等)以及農家肥料(如草木灰等)。這些肥料經稀釋后再行噴布。 追肥時期與追肥量要根據土壤、生長期和產量情況而定。第一次追肥在早春芽開始膨大期進行,這次追肥對葡萄前期生長特別是花芽的分化有重要作用。肥料以尿素、硫酸銨、人糞尿等速效氮肥為主,以進行根部追肥為宜。施用量約占全年施肥量的10%~15%。第二次在開花前兩周根外噴肥,這次以噴硼為主,也可加磷、鉀、鎂、錳,促使授粉,提高座果率。第三次追肥,在謝花后,幼果膨大期追施,以氮肥為主,結合施磷、鉀肥。這次追肥不但能促進幼果膨大,而且對新梢及副梢的花芽分化都極為重要,是一次關鍵肥。這次施肥量約占全年肥量的20%左右。第四次追肥在葡萄上漿期,以磷、鉀為主,并施少量速效氮肥,主要施草木灰、過磷酸鈣或炕洞土等,根施、葉施均可。對提高漿果糖分,改善果實品質和促進新梢成熟都有重要的作用。施肥必須結合灌水,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肥的效力. 三、葡萄施各種肥料以施多少為好? 葡萄每年的需肥量因品種、樹齡、產量、土壤、肥料質量的不同而異。因此很難確定一個統(tǒng)一的施肥量標準,我國生產上一般幼樹和旺樹生長前期少施肥,后期多施磷鉀肥,成年樹、豐產樹多施,發(fā)芽前后至花期以氮、磷肥為主,后期以磷、鉀為主。具體根據當地經驗掌握。較貧瘠的土地一般根部追肥每畝施用量為:硫酸銨50~100kg、過磷酸鈣20~30kg、硫酸鉀20~30kg、草木灰100~200kg、人尿2500~4000kg。 葉面噴肥其濃度為:尿素0.1%~0.3%、硫酸銨0.3%、過磷酸鈣l.0%~3.0%、草木灰1.0%~3.0%、硼砂或硼酸0.2%~0.3%、硫酸鋅0.2%~0.3%(加同濃度的石灰)。硫酸鉀0.01%,硫酸鎂0.03%~0.05%、硫酸亞鐵0.1%~0.3%(加同濃度的石灰或0.15%檸檬酸)。硫酸錳0.02%~0.3%。 四、有機肥料有些哪種類?各有何特點? 有機肥料又稱農家肥料,常見的有堆肥、圈肥、廄肥、綠肥,餅肥、河泥、家禽糞、人糞尿、土雜肥等。多數有機肥料需要微生物分解后,才能為植株的根系所吸收,故又稱為“遲效性肥料”,可作基肥施用。有機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通氣狀況。 1.堆肥:以農作物秸桿、雜草、葡萄莖葉、樹葉、禽畜糞便等為材料,層層堆積,經過微生物的分解腐熟而成。 2.圈肥、廄肥:包括豬、牛、羊、雞、鴨等各種牲畜、禽獸糞,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養(yǎng)分。 3.人糞尿:腐熟的人糞尿,屬于速效氮素肥料,含氮多,含磷、鉀和有機質少,可與速效性磷、鉀肥配合施用。 4.泥肥:溝,池、沼、河、塘及城鎮(zhèn)下水道的淤泥,都屬于泥肥。含有機質較多,是遲效性肥料,可用作葡萄園的基肥。 5.綠肥:葡萄行間間作綠肥植物,可就地造肥,就地使用。 6.城市垃圾:是由瓜果皮殼雞魚的下腳料及菜葉、樹葉、蛋殼、爐灰等組成。 五、什么叫無機肥料?常見的有哪些種類?各有何特點? 無機肥為礦質肥料,也叫化學肥料,簡稱化肥。它具有成分單純,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點,故稱“速效性肥料”。 (1)碳酸氫銨:含氮17%左右,為速效肥料。(2)尿素:含氮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最多的種。肥效比硫酸銨慢些,但肥效較長。適合于各種土壤。一般根外追肥時,其濃度以0.1%~0.3%為宜。(3)硫酸銨:含氮素20%~21%,易溶于水,肥效快,有效期短一般10~20天。多用作追肥。(4)鈣鎂磷肥:含磷14%~18%,微堿性,肥效較慢,后效長。若與作物秸桿、垃圾、廄肥等制作堆肥,在發(fā)酵腐熟過程中能產生有機酸而增加肥效,宜作基肥用。適于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并能補充土壤中的鈣和鎂微量元素的不足。(5)硫酸鉀:含鉀48%~52%。主要用作基肥,也可作追肥用。用作根外追肥時,使用濃度應不超過0.1%。葡萄是喜鉀肥的果樹,施用硫酸鉀效果很好。(6)草木灰:草木灰含鉀素約5%~10%,含磷1%~4%,含氮0.14%,含鈣也多達30%左右。草木灰中的鉀,絕大多數是水溶性的,屬速效肥?勺髯贩室部勺龌省 葡萄土肥水管理技術之四 一、水份管理 在眾多果樹中,葡萄比蘋果、梨、桃等果樹抗旱能力強。不少旱地葡萄園都能獲得很高產量。雖然抗旱強,但適時灌溉則可以保證高產。 土壤含水量為60%~70%時,根系和新梢生長最好。持水量超過80%,則土壤通氣不良,地溫不易上升,對根系的吸收和生長不利。當土壤水分持水量降到35%以下時,則新梢停止生長。新梢旺長期適度干旱還有助于控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花芽形成和葡萄品質提高。葡萄園的灌溉要考慮到葡萄生長發(fā)育階段的生理特性。 二、水分管理的幾個關鍵時期 1、葡萄萌芽前是第一個關鍵時期。 這時葡萄發(fā)芽,新梢將迅速生長,花序發(fā)育,根系也處在旺盛活動階段,是葡萄需水的臨界期之一。北方春季干旱,葡萄長期處于潮濕土壤覆蓋下,出土后,不立即澆水,易受干風影響,造成萌芽不好,甚至枝條抽干。 2、開花10天前,也是一個關鍵澆水期。 在此時期新梢和花序迅速生長,根系也開始大量發(fā)生新根,同化作用旺盛,蒸騰量逐漸增大,需少量灌水。 3、開花期。 一般則控制水分,因澆水會降低地溫,同時土壤濕度過大,新梢生長過旺,對葡萄受精座果不利。在透水性強的沙土地區(qū),如天氣干旱,在花期適當澆水有時能提高座果率。 4、落花后約10天,是第三個關鍵時期。 在此期內,新梢迅速加粗生長,基部開始木質化,葉片迅速增大,新的花序原始體迅速形成,根系大量發(fā)生新側根,根系在土壤中吸水達到最旺盛的程度,同時漿果第一個生長高峰來臨,是關鍵的需肥需水時期。 5、漿果迅速生長期 是漿果第二個生長高峰時期,此時漿果生長極快,漿果內開始積累糖分。新梢加粗生長和開始木質化,花序迅速發(fā)育,這個時期供給適宜肥水,不但可以提高當年的產量與品質,還對下一年的產量起良好效果。 關于葡萄植株水分虧盈指標,有經驗的果農常以嫩梢生長狀況作為灌水的標準,認為嫩梢尖硬而彎曲為正常生長現象;若嫩梢直立而柔軟則為缺水表現,應立即灌水。 三、土壤管理 俗話說“人勤地不懶”。加強土壤管理,經常中耕鋤草、適時深耕,配合其它管理,一定能獲得好的收成。 1、深耕 2、中耕除草 3、間作和覆蓋 葡萄土肥水管理技術之五 一、間作有何重要意義?怎樣進行間作? 為了充分利用耕地盡早增加收益,幼年葡萄園可實行間作。選擇間作物應對葡萄植株影響輕微或無害,通常以矮稈作物較適宜,如花生、豆類、中草藥、以及葡萄苗等。在不埋土防寒地區(qū),成年葡萄園的棚架下可長期間作如天麻、蘑菇等耐蔭經濟作物。間作物必須與葡萄植株保持適當距離,通常不少于50cm。為提高葡萄園土壤肥力,可在行間種植綠肥。葡萄行間的綠肥作物以矮桿,分蘗多、根系發(fā)達,莖葉繁茂的豆科作物作綠肥為宜,避免對葡萄遮光。如種綠豆、蠶豆、大豆、田菁,苕子等。 二、覆蓋有何重要意義?怎樣進行覆蓋? 在生長季里,利用作物秸稈如稻草、麥秸,豆秸或綠肥秸稈等覆蓋于行間,可以防止雜草生長,增大土壤濕度,抑制土溫升高,降低夏季高溫對根的抑制作用,促進根系的發(fā)生,防止土壤淋失,減少土壤蒸發(fā)。而在鹽堿地上可以抑制鹽分上升。同時,覆草腐爛分解后,就是最好的有機肥。覆蓋也有不足之處,覆草促使須根浮近淺土層,易受旱害和凍害,也不利于消滅越冬病蟲。此外,利用塑料薄膜覆蓋,能抑制或控制雜草生長,減少土壤水分損失,提高土溫,減少土壤越冬病蟲害的初侵染源。在臨近埋土防寒線的南北,需要半埋土或冬季溫度較高的葡萄園,可考慮試著用塑料膜代替覆土防旱寒。 三、不同土壤對葡萄的生長發(fā)育有何影響? 砂礫土:主要分布在舊河床,在砂土或細土中夾有大量卵石或大小不等的石塊,風化程度較差。這種土壤通氣透水性好,導熱性強,晝夜溫差大,能增加漿果糖分,促進著色成熟。較適于生長勢旺盛品種的栽培。缺點是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低,需要增施有機肥。 砂土:主要分布在沙荒地與河套、海灘地。這種土壤質地疏松,通氣透水性良好,導熱性強,吸熱快,放熱也快,溫差大,有利于漿果的著色成熟,能促進早熟和增加含糖量。缺點是漏水,漏肥,夏季高溫易傷根;冬季凍結層較深,根系易受凍害。這種土壤缺乏有機質,肥力低,需要多施有機肥、綠肥、礦質肥料,注意灌溉,行間多種覆蓋物,以保證葡萄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粘土:土質較粘,土塊堅硬。透水透氣性不良,導熱性差,對葡萄根系生長不利,根群小且分布淺。植株表現出萌芽晚,成熟遲,易早衰,漿果的品質一般較差。要栽植葡萄必須注意改良,要摻砂或摻爐灰,施用綠肥或有機肥,以疏松土壤。 壤土:土質細,土粒孔隙小,保肥保水力強,有機質含量較多,但透氣性、導熱性、輻射熱不如砂質土,排水能力也較差。在氣候條件適宜、管理良好的情況下,葡萄生長旺盛,產量也高,較適合于葡萄生長?啥嗍┯袡C肥,改良土壤的團粒結構。 鹽堿土:葡萄是抗鹽堿力較強的果樹,土壤含鹽量0.l%以下時能正常生長,在含鹽O.18%以上的土壤生長不良,表現為新梢細弱,葉片黃綠,葉緣外卷,穗小粒小,鹽分積累多時,節(jié)部略透明,新梢脆而易斷,有時葉片從葉柄上脫落,或發(fā)生焦灼現象,漿果味咸而苦。含鹽量達0.23%時,則植株死亡。 砂壤土:土質界于砂土與壤土之間,具有良好的保肥、保水,導熱、透氣等優(yōu)點,排水能力也好,有機質含量比砂質土高。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和根系發(fā)育,并能獲得豐產優(yōu)質的葡萄果實,是最理想的土壤。 四、怎樣在鹽堿地里把葡萄種好? 鹽堿地為鹽土和堿土的統(tǒng)稱,呈堿性反應,葡萄可以適應輕度的鹽堿,鹽堿重的土壤影響葡萄的生長發(fā)育,為了使葡萄生長良好,必須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1、選用健壯苗木和耐鹽堿品種:供鹽堿地區(qū)用的插條最好是從已適應鹽堿土生長的植株上剪取,培育出良好根系的健壯苗木后,進行定植。同時應選用耐鹽堿的品種,如玫瑰香、紅大粒、牛奶、北醇、白羽等。 2、晚栽、淺栽:鹽堿地多半是澇洼地,地下水位高,因此地溫較低,宜晚栽和淺栽,以利葡萄發(fā)根生長。栽前如在定植穴內施生馬糞8~10kg,可提高地溫,有利于葡萄的生長發(fā)育,同時還改良了土壤。 3、葡萄園內設排水溝:在葡萄園內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條排水溝,用大水漫灌洗去鹽分,把水排出,防止帶鹽的地下水上升,尤其在干旱季節(jié)可多次灌水排鹽堿。 4、在葡萄園內營造防風林帶:夏季樹木從地下深層吸取大量水分,通過樹冠的強大蒸騰作用散發(fā)到空氣中,可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大氣濕度,減少地面的蒸發(fā)量和土壤下層鹽分隨毛細管水上升,因此,可降低上層土壤的鹽堿含量。 5、種植綠肥:葡萄行間可種田菁、紫穗槐、綠豆等綠肥,長到一定高度,將其翻入土中,增加有機肥料,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切斷毛細管水,使地下水中鹽堿上升緩慢,減少表層土壤鹽分的積累,也可在地面覆蓋雜草,用以減緩地下水分上升造成土壤返堿,而且雜草腐爛后又可增加土壤有機質。 6、中耕:雨后或灌水后及時中耕松土,其中耕深度可適當深些,切斷毛細管水,限制下層鹽堿成分上升,以減輕土壤鹽堿化。 五、土壤的理化性質對葡萄的生長發(fā)育有何影響? 土壤中的水分、養(yǎng)分、透氣性、酸堿度及熱力狀況,是構成土壤肥力的主要理化指標,對葡萄的生長結實影響很大。因此了解土壤的性質、種類、肥水狀況,是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的依據。 1、土壤水分: 水分是土壤的溶劑,能溶解二氧化碳使土壤呈弱酸性,也能溶解其他養(yǎng)分,以供給根的吸收。土壤含水量以土壤持水量的60%~70%對葡萄生長最適宜。當土壤水分不足時,新梢停止生長;繼續(xù)減少時,土壤水分依附于土粒表面,不能為根系吸收,枝、葉萎蔫。這時植株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威脅。通常土壤表層最易干旱,表層根系的活動易受影響,而深土層的水分比較穩(wěn)定,深層根系的吸收活動受影響小。因此,土壤的深耕熟化,促使深層根系的分布,是減少旱害的根本途徑。 2、酸堿度: 葡萄適宜在pH5~7.5的土壤中生長。在pH小于5的強酸性土或pH大于9的強堿性土都不利葡萄的生長發(fā)育,甚至造成全株的死亡。因此了解土壤的酸堿度,可有的放矢的進行施肥,改良土壤性狀,促進植株的生長發(fā)育。 3、通透性: 土壤的顆粒小則土壤的孔隙度就小,通氣性、透水性就差;土壤的顆粒大,孔隙度大,通氣性、透水性就好,有利于根的吸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以及土壤中有機物質的分解都需要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這種氣體交換是在土壤孔隙中進行的。因此,孔隙度大的砂土、砂壤土、壤土有利于葡萄植株的生長。而粘土通氣性和滲透差,易于積水,時間久了,水分長期占有土壤孔隙,使空氣全被排除,這一樣就會使根系嚴重缺氧而引起生理病害,葉片會發(fā)黃,脫落,甚至死亡。為了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促進葡萄植株生長,應注意適時灌水,及時排水,雨后、灌水后勤鋤,深耕熟化,是改良土壤結構的重要措施。 4、導熱性: 礫石土、砂土、砂壤土孔隙度大,導熱性能好,吸熱快,散熱也快,晝夜溫差大,對葡萄漿果的著色、成熟和提高糖分都有利,春季萌芽也早。粘土孔隙小,導熱差,晝夜溫差小,對漿果成熟,著色均不利。土色深的土壤,吸收熱量多,故增施有機肥,可提高地溫。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