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農藥藥害有急性藥害和慢性藥害之分:急性藥害指的是在短時間內(幾小時至10天內)即可表現(xiàn)出癥狀,通常葉片很快出現(xiàn)斑點、卷葉、失綠、黃化等。慢性藥害通常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表現(xiàn)出癥狀,例如,光合作用減弱、果實成熟延遲、植株矮化等。 一、水稻藥害后常有如下表現(xiàn) 1.焦斑 這種要害多為施用農藥不當所致,主要表現(xiàn)為在打藥后1-2天,水稻葉面很快會出現(xiàn)褪綠或黃褐斑,嚴重時葉片凋萎枯死。 2.青株 主要是施用稻腳青(甲基砷酸鋅)或稻寧(甲基砷酸鈣)等農藥不當,常常造成稻株生長受阻,葉色濃綠,甚至青枯。 3.褐穗頭 水稻抽穗期施用殺枯凈等農藥,用藥量過大或噴灑不均勻,穗部粘有過量農藥,而產生褐色稻穗,并穗軸、枝梗、谷粒出現(xiàn)褐色斑點。 4.黃化 引起黃化的主要原因是農藥阻礙了葉綠素的正常光合作用,通常是由于施用乙氯殺螟粉等農藥量過大或者噴灑不均勻所造成的,輕度發(fā)生表現(xiàn)為葉片發(fā)黃,重度發(fā)生表現(xiàn)為全株發(fā)黃。 農藥藥害并非不治之癥,上述這些水稻田藥害,在農藥的實際使用過程中都是可以避免的。首先,要選擇正規(guī)的生產廠家和合格的農藥品種。 其次,在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使用方法執(zhí)行,這是避免藥害產生的最根本的措施。在按照產品標簽充分了解農藥的特性后,再對作物品種、不同生育時期及作物敏感期有所了解,就能規(guī)避藥害的發(fā)生。 還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農藥不要超量使用和隨意混配,理論上,混用農藥時最多不要超過3種。稀釋農藥時,應先用少量水,將其中一種藥劑拌勻,再倒入后面的藥劑,避免藥劑之間直接接觸而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藥害風險。 最后就是噴灑器械的選擇。一定要選霧化功能好,能保持穩(wěn)定壓力的噴霧器械。傳統(tǒng)的手動噴霧器在使用時擺動噴灑,均勻度非常差,有的地方藥過量,有的地方藥不足,最容易導致藥害產生。 而施用藥物如果選擇用無人機進行噴灑,這種低容量的航空施藥噴灑方式噴灑的藥液更均勻,能夠最大限度保證作物的安全,從而大大減少藥害的產生。 二、“五招”巧除農藥藥害 1、噴緩解藥害的藥物 對造成作物藥害的藥物,有針對性地噴灑能緩解該藥物的藥劑,可減輕藥害損失。例如,氧化樂果、對硫磷等農藥對作物產生藥害,可在受害作物上噴0.2%的硼砂溶液緩解;油菜、花生秧苗受到多效唑抑制過重,生長停滯,可及時噴施0.05%的“九二○”溶液,能迅速恢復作物正常生長;硫酸銅、波爾多液引起的作物藥害,可噴施0.5%的石灰水緩解藥害。 2、迅速追施速效氮肥 對葉面病斑、葉緣焦枯或植株黃化等癥狀的藥害,可根據(jù)土壤肥力和作物長勢狀況,每667平方米(1畝)施尿素5~12公斤,還可適當增施磷鉀肥,補充植株營養(yǎng),并結合中耕松土,促進根系發(fā)育,增強植株抗藥能力,對受藥害較輕的種芽、幼苗效果極為明顯。 3、排灌水減少藥物殘留 對一些除草劑引起的藥害,適當排灌水,可減少藥物殘留。例如,殺草丹引起的水稻矮化病,可在初期立即排水露田,然后采用間隙灌溉,減少農藥殘留殘毒,從而減輕藥害程度。 4、除去藥害部位 在果樹上采用灌注、注射、包扎等方法施藥過量、過濃而發(fā)生藥害時,應將受害較重的樹枝迅速剪除,以免藥劑繼續(xù)傳導和滲透,并要及時灌水,防止藥害繼續(xù)擴大。 5、噴大水沖洗藥劑 由于噴灑某種農藥使植株和葉片發(fā)生藥害,可反復噴灑大水2~3次,盡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藥物沖洗掉。還可在噴灑的清水中加入0.2%的堿面或0.5%的石灰水,由于目前大多數(shù)農藥遇到堿性物質易分解減效,因此可加快藥劑的分解。同時噴清水增加了作物細胞中的水分,稀釋了作物體內的藥液濃度,也可減輕作物藥害。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