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馬鈴薯要注意!不同地區(qū)播種方式也不同!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2500 | 回復數(shù):0

農(nóng)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7-2-20 10:4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近期,魯南、皖北、渭南、晉中等多地菜農(nóng)朋友利用熱線電話,咨詢馬鈴薯早春茬不同栽培方式的播種方法。對此,筆者特寫此文,作為對上述地區(qū)多位咨詢馬鈴薯春播技術的菜農(nóng)的解答。

可選擇晴朗風小的天氣于正午前4個小時和正午后4個小時內進行播種。不同地區(qū)播種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方法有平播、穴播、壟播、平播后起壟、先開溝播種后起壟等播種方法。

平播法
平播的方法有兩種:①按計劃行距開溝深8-10厘米,在溝內按計劃株距擺放薯塊,然后將開溝出來的土再覆蓋到溝內,將地整平;②使用犁開溝,將薯塊擺放在溝的半坡離地8-10厘米處,用犁蓋土,每隔3犁或2犁播種1行。播種后,將土耙翻過來,把地耙平。

穴播法
按行株距開穴,穴深8-10厘米,每穴播種1塊或2塊,開第二穴的土蓋第一穴,開第三穴的土蓋第二穴,依次進行。播種后將地整平,以利保墑。高山丘陵一季作地區(qū)的坡地常用此法播種。播種開穴時,可結合集中施入肥料

壟播法
壟播法也稱壟播種。按計劃行株距起壟,然后在壟上開溝擺播,播后覆土鎮(zhèn)壓、保墑,播種的薯塊處于地平面以上,多雨易澇地區(qū)常用壟上播種法播種。澇可排水,塊莖不受水淹,澆水不漫壟,能保持壟上土壤疏松,有利于塊莖膨大。若播后蓋地膜,薯塊以上覆蓋土厚應達15-18厘米。

平播后起壟法
整平地面,按計劃行株距打繩印,然后按計劃株距在繩印上擺放薯塊。擺放后在繩印兩邊起土覆蓋成壟,鎮(zhèn)壓、保墑,薯塊播種處于地表,薯塊至壟脊的蓋土厚度8-10厘米。與壟播法相似,此法適宜雨水較多、墑情較足的地方。

開溝播種后起壟法
100厘米1壟,每壟雙行,地整平后,按寬窄行打繩印,窄行25厘米,寬行75厘米,開溝時開出來的土放在窄行中間,成壟背形,按計劃株距擺放薯塊,擺放在溝底向壟背處,然后用溝邊的土(寬行)覆蓋成寬壟,用菜耙鎮(zhèn)壓后再耬耥。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