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這樣賣農資給你,堅決不要買!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3777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6-7-27 10:27: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一些農民朋友時常抱怨購買農資上當?shù)氖虑,其實,“年年都上當,花樣各不同”,貪便宜的心理實在要不得。?jù)了解,讓他們經(jīng)常上當?shù)摹跋葳濉庇幸韵聨追N:

“游商”坑農:
一些不法商販打著“最高科技產品”的旗號,走村串戶。“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出售肥料、玉米種、小麥種、菜種等,并利用農業(yè)執(zhí)法機關上班前(或下班后)的時間,三五個人一伙一車,在村里“忽悠”一陣,收錢賣貨一會。再看勢頭下降,急忙收拾攤子離開。如此“游商”,其實只要農民朋友細心觀察,不難看出其中的“貓膩”。

“低價”騙農:
有一些不法商販“掛羊頭賣狗肉”,以“低廉”的價格銷售同一個品種,其中有肥料,也有種子。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們銷售的農資或“短斤少兩”,或“含量不足”,或“偽劣假冒”。農民朋友購買后,一定會得不償失。

“專家”忽悠:
近幾年來,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村,經(jīng)常會來一些“專家”講課,打著“某某農科院”、“某某研究所”專家的名義,帶著農資現(xiàn)場推廣、銷售。而他們推介的農資產品并不一定能給農民朋友帶來好的收益。也有部分“專家”所講的只是“一家之言”,并沒有權威性。農民朋友在這種場合購買農資,一定不要多購,只能少購試用示范。

“贈獎”設套:
有一些地方經(jīng)銷商,把多年積存滯銷的肥料、種子,進行“改頭換面”,制成非“本品”產品,利用農民“貪便宜”心里,另外購買一些實用品(如鍋、傘、雨披等),采取“以贈獎促銷”的辦法,其實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種手段。農民朋友購買使用后就知道是“上當”。因此,出現(xiàn)這種情況,掏錢一定要謹慎。

“名牌”下鄉(xiāng):
這幾年,一些部門為了利益,常常不負責任地出售評比“農資評獎牌”,扯虎皮做大旗,也有些“農博會”亂舉辦有償評獎活動,只要生產廠家交上一定“現(xiàn)金”,即可被評為不同獎項的“名牌”。只是這些“名牌”僅在各廠家的“展室”內,并不是農民朋友真正認可的名牌。農民朋友在購買時千萬不要被一些經(jīng)銷商“忽悠”了。

“假廣告”欺騙:
目前假劣農資廣告業(yè)充斥媒體,叫人真假難辨。農友在選購時千萬不要只認“廣告”,哪怕天天在電視上見到它,也不可全信。無論其廣告做得多么兇,宣傳成本都加到產品里了,價格死貴,如有必要可選試驗后再推廣。

“托兒”演雙簧:
近幾年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組團“騙錢”,發(fā)揮“托兒”的作用現(xiàn)身說事,或現(xiàn)場購買。當有一些農民購買農資后,這個團伙隨時組織逃走分贓。

“村干部”推銷:
一些農資廠商利用村干部的威信, 在村里推銷肥料、種子或農藥,其實是他們給了村干部好處,借村干部的影響銷售產品,這些產品質量沒有保證,他們賺錢走人,等發(fā)現(xiàn)問題時,村干部也負責不了。   

提醒農民朋友,面對“免費午餐”要警覺,不要貪小便宜。農友購買農資,一定要看是否有正規(guī)的營業(yè)執(zhí)照,一定要索要供貨發(fā)票。同時,希望有關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嚴厲打擊不法行為。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