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4350 | 回復數(shù):0
一個多月的籌備,在這個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的西安,每天農資的果區(qū)農資交流會如約進行,年輕的我們相聚在西安,聊一聊。 小伙伴們帶著真誠的心,坐在一塊,談天說地,都聊了點什么呢? 當然,首先肯定就是那只有思想的老貓給大家分享點干貨,沒有太多語言技巧,持續(xù)不斷的輸出自己的所知。不管我們現(xiàn)在的現(xiàn)狀如何,無論是真貨沒有假貨好賣,還是不懂技術的人比懂技術的零售商賺錢多,甚至于促銷無效,賒銷嚴重,殺價嚴重,我們還是要堅持那些對的,哪怕是殺價,也要光明正大的殺價,因為,我們和傳統(tǒng)的商人不一樣! 人人都說不好干,但是反而有更多的人加入這一行,信息越來越透明,農民對我們開始半信半疑,零售商該怎么辦?種地種的好的農戶隨時會轉化為零售商,擁有更多的客源團,更輕易的干掉你,我們該怎么辦? 沒經驗是別人給我們貼的標簽,年輕是我們的資本,我們可以想,可以去干,我們沒有固定的農資思維,更容易發(fā)生改變,變則通。網絡時代的信息帶給農民的更多的是不信任,在其他方式帶給農民更多的選擇的時候,農民會想聽一下“別人的建議”,我們可以在更多的時候幫農民解決種地以外的問題,包括所有,讓農民隨時想起來我們的存在,農民信任我們,或者,感覺我們靠譜,那么,我們的建議就可以去影響農民的選擇。 好的生意都是一邊做一邊熬,慢慢磨出來的好生意。未來是什么樣的?誰也不知道,眼下就是最真實的未來,未來到底被干掉的會是誰?不是批發(fā)商,也不是零售商,而是弱者。 技術和促銷不是萬金油,而是事業(yè)中的輔助工具,我們在聽別人的故事的時候,從別人的故事里發(fā)現(xiàn)自己想要的,跨過那些“坑”,我們能夠更快的接收那些先進的東西,成為農民心目中的“專業(yè)人士”,為他們樹立榜樣的力量。 就像吳南綱前輩講的那樣,現(xiàn)在中國的農民都是重產量,輕質量,在埋怨農產品價格不好影響農民用藥積極性的時候,我們做農資銷售的終端商,是不是有責任保障農民增產的時候可以增收。 在現(xiàn)在所有人都在講農產品價格低迷的時候,同樣有農產品批發(fā)商在感慨拉不來好的瓜果蔬菜,因為,在原產地,好的果子永遠不愁賣,教農民種出來優(yōu)質的農產品,才能更方便的提高經濟作物的經濟價值,刺激農民的投入積極性,豈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20個年輕的農資人聚在一起能迸發(fā)出多少個奇思妙想的好玩想法?不知道。80后和90后在農資界是沒有隔閡的,走出去的農資前輩是可敬又可畏的,他的問題在你那里或許根本不是個事,你的問題在我這里就是小菜一碟,我的問題?開玩笑,我能有什么問題!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