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3476 | 回復數(shù):0
【典型癥狀】 黃瓜細菌性圓斑病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幼莖或葉柄,葉片發(fā)病時先出現(xiàn)黃化,背面有水浸狀的小斑點,后后發(fā)展成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黃色至褐黃色,很薄,中間半透明,病部周圍有黃色暈圈,菌膿不明顯。幼莖發(fā)病時病部開裂。
【致病病原】 黃瓜細菌斑點病黃單胞菌。
【傳播途徑】 果肉受害擴展到種子上,病菌由種子傳帶,也可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從幼苗的子葉或真葉的水孔或傷口侵入,引起發(fā)病。真葉染病后,細菌在薄壁細胞內繁殖,后進入維管束,致葉片染病,然后再從葉片維管束蔓延至莖部維管束,進入瓜內,致瓜種帶菌。棚室黃瓜濕度大溫度高,葉面結露、葉緣吐水,利于該菌侵入和擴展。
【防治措施】 (1)選用中農5號、碧春、滿園綠等抗細菌病害的品種。 (2)無病土育苗,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加強田間管理,生長期及收獲后清除病葉,及時深埋。 (3)施用百綠豐農肥發(fā)酵劑腐熟的農家肥,促使有益菌群繁殖生長。定植時,每半個月用百綠豐液肥300-600倍液噴施一次,提高抗病害能力。 (4)開展預防性藥劑防治,于發(fā)病初期或蔓延開始期噴灑 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琥·乙膦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3.8%可殺得2000干懸浮劑 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對好的藥液60~75升,連防3~4次。琥膠肥酸銅對白粉病、霜霉病有一定兼防作用。此外也可選用硫酸鏈霉素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1∶4∶ 600銅皂液或1∶2∶300~400倍式波爾多液。40萬單位青霉素鉀鹽對水稀釋成5000倍液也有效。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