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高產關鍵技術揭密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3727 | 回復數(shù):1

農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3-10-15 10:2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目前,在小麥生產過程中,著重要解決的問題有:良種區(qū)域種植、高產技術栽培、田間科學管理,這三項是種植高產優(yōu)質小麥的關鍵措施。

良種區(qū)域種植
    良種小麥在各地生產中都具有優(yōu)質、高產及穩(wěn)產的作用。但選用品種時要因地制宜,因氣候條件、水利條件以及地力不同來確定種植時間,選擇適宜的品種。

高產栽培技術
    從小麥創(chuàng)高產上來講,在種植上要不斷提高土壤肥力,解決活土層,使耕作層的肥力及深度達到細、透、平,而且還要使水、肥、氣、熱相融合。根據(jù)有關資料證明:深耕細作的小麥根系主要分布在0~50厘米的土層內;而淺耕粗作下,主要根系分布在0~15厘米或20厘米的土層內。同時,小麥所需要的各種養(yǎng)分從土壤里都能找到,但數(shù)量不充足。所以,應采取外界施肥的方式加以補充。不論是施進土壤里的肥料,或者是土壤里已經含有的養(yǎng)分,都必須溶解于水中以后,才能被各種作物吸收利用,特別是硫酸銨、尿素等,這些肥料經常稱為速效肥料,它們施進大田以后見效很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每次施下去的肥料,不可能一下都被作物吸收,在它們所剩余的營養(yǎng)成分,可保留在土壤中,為下茬作物吸收利用。
    深耕細作的好處是可以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層,還可以翻埋肥料消滅雜草,又能為作物生長發(fā)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條件。深耕又能打破犁底層,使作物根系可以向下伸展,一般沒有經過深耕的土壤,作物根系常密集于表層10厘米左右的土層中,這層根系的重量占總根系量的90%左右,深耕后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根系顯著增多,深耕后可以提高田間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由于下層緊實的土層變的松碎、孔隙度增大。因而可以容納較多的水分和養(yǎng)分,從而增強抗旱能力和供肥能力。深耕也要結合增施大量的有機肥料。
    小麥高產氮磷鉀是關鍵。氮磷鉀是保證小麥生長健壯,提高產量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所以人們稱它們是農作物生長中的三大要素。氮肥是構成蛋白質和葉綠體的重要原料,而蛋白質是細胞原生質和細胞核的主要成分,葉綠體又是小麥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養(yǎng)料的主要場所。氮素供應充足,能促進細胞分裂和長大,使小麥的根、莖、葉等器官長得快,長得壯,營養(yǎng)生長旺盛,莖葉繁茂,葉色濃綠,分蘗多,穗大粒多。同時,氮肥不足,小麥幼苗細弱、植株矮小、分蘗少、葉片窄小、葉色黃綠,由葉尖開始變黃干枯,嚴重時整個葉片枯黃,植株早死。磷肥是構成細胞核蛋白和磷酯等的重要原料,又是促進植株體內物質轉化和運輸?shù)闹匾镔|。磷肥供應充足,能促進小麥開花結實、籽粒飽滿、成熟早,還能促使小麥根系發(fā)達。其次又能增強吸肥吸水能力。同時,磷肥不足,麥苗生長緩慢,葉色深綠或發(fā)紫,分蘗少,次生根小而弱,返青、拔節(jié)期間次生根不伸展,不下扎或呈“雞爪根”。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分蘗成穗率低,葉片灰綠,葉鞘發(fā)紫,抽穗和成熟推遲,灌漿不足,千粒重低。鉀肥能促進小麥植株體內的磷氮的代謝,還能促進小麥生長健壯,秸稈硬,又能增強抗病和抗倒的能力。同時,缺鉀時,作物的光合作用減弱,生長就會受到抑制,莖稈機械組織不發(fā)達,堅韌性差,籽粒減少,淀粉含量降低。
    總之,要平衡施肥。平衡施肥是促進小麥前期早發(fā)、中期穩(wěn)長、后期不早衰的重要措施。施肥要堅持“粗肥與精肥相結合,遲效與速效相結合,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的施肥原則,施肥要根據(jù)目標產量,結合地力水平,以產定肥,做到氮磷鉀相配合,平衡施肥。肥料一定要深施,杜絕地表撒肥,施耕打地的粗放施肥。

田間管理
    冬小麥從播種、出苗到抽穗,這一時期的麥田管理可分為幾個階段:從出苗到越冬是第一階段為冬季管理;從返青到抽穗是第二個階段為春季管理;從抽穗到成熟是小麥產量形成期,是決定產量高低的關鍵時刻,這是第三個階段為后期。
    冬季麥田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培育壯苗、保全苗、苗勻、苗齊安全越冬、增加分蘗數(shù)量。壯苗的標準,就是分蘗較多,粗壯、葉寬色深,根系發(fā)達。這是提高單株的穗數(shù),爭取大穗大粒的基礎,是獲得豐產的重要保證。
    春季麥田管理主要是三促二防。一促進麥苗返青,這個時期地溫較低,植株生長緩慢,土壤微生物活動差,養(yǎng)料分解緩慢,土壤中可溶性氮少,不能滿足植株的要求。促進小麥返青,要澆好返青水,以水增溫;可以用鋤地的方式進行增溫;二促蘗增穗,提高成穗率。應利用早春分蘗時期,增施返青肥澆好返青水。三促穗大和壯稈,防止后期小麥倒伏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二防措施:1.預防小麥晚霜的凍害,以澆水的方法來解決凍害;2.早防病蟲害,春季由于溫度不斷的回升,地下害蟲開始活動,麥蜘蛛、麥葉蜂幼蟲、蚜蟲、粘蟲先后出現(xiàn),要及時防治。同時也要查看小麥銹病和白粉病。
    小麥從抽穗到成熟是小麥的生長后期。這時抓好小麥保根保葉工作,防止早衰。首先要考慮水的供應問題,這時田間土壤水分應保持在65%~80%,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水多了則土壤空氣不足,根系早衰。水少了則水不足,會引起嚴重的減產。   

超級版主 發(fā)表于: 2013-10-15 14:43:43 | 只看該作者
收藏了喲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