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全球糧價逼近上次危機峰值水平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4304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0-12-2 12:1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據(jù)外媒報道,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表示,11月全球糧食價格上漲了3.6%,接近2007-2008年危機期間的峰值水平。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11月糧農組織的糧食價格指數(shù)——由小麥、玉米、大米、油籽、乳制品、糖、肉類等一籃子農產品構成,上漲至205.4點,與2008年6月觸及的213.5點這一創(chuàng)紀錄水平相差不到4%。糧農組織資深谷物經濟學家阿普杜勒禮薩-阿巴斯安表示:“情況日益令人不安。”
  就在周三糧農組織發(fā)布報告的同時,對農作物產量的新?lián)鷳n,推動農產品價格再次上漲。在各方憂慮主要小麥出口國家的惡劣天氣之際,小麥價格成為這輪漲勢的引領者。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12月合約價格漲幅高達8%,達到每蒲式耳7.0275美元,這是兩周半來小麥交易價格首次超過7美元。巴黎3月交割的歐洲制粉小麥期貨價格上漲2.5%,達到每噸288.50歐元,逼近兩年高位。
  報道稱,憂慮情緒的重點是,北半球的干旱氣候會影響美國、俄羅斯等產糧大國明年的冬小麥收成——這些小麥最近剛剛播種下去。而在南半球,阿根廷的干旱與澳大利亞東部的雨水也加劇了憂慮情緒。
  在小麥的引領下,糧食作物價格全面大漲。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12月合約價格上漲3.2%,達每蒲式耳5.47美元,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1月份合約價格上漲2.8%,達每蒲式耳12.7825美元,吉隆坡棕櫚油期貨價格上漲2.2%,達每噸3486林吉特。
  分析稱糧價上漲將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加劇人們對食品通脹的關切,并再次引發(fā)各方擔憂:兩年前沖擊從孟加拉國到海地等窮國的糧食騷亂可能重演。
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老道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