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害蟲防治的原則與殺蟲劑的選擇 針對昆蟲的殺蟲劑品種很多,從防治時機上應遵守以下原則: 1、食葉害蟲:如菜青蟲、小菜蛾、棉鈴蟲等,應及早防治,一般應在幼蟲3齡以前進行施藥。 2、鉆蛀害蟲:如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等,應在幼蟲孵化之后、鉆蛀之前進行施藥。 3、吸汁害蟲和潛葉害蟲:如蚜蟲和薊牙,對于這種害蟲,應選用象阿克泰等藥劑一樣,內吸性能好,滲透能力強,持效期長的藥劑。 4、螨類:如紅蜘蛛、銹蜘蛛等,防治原則可參照害蟲防治的原則。但它們具有不同的形體構造和生理特點,所以要選擇合適的藥劑在合適的時機施藥。最常見的藥劑:達螨靈、阿維菌素、甲氯菊酯、螨代治等。 二、害蟲害的防治原則與殺菌劑選擇 植物病害可分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良環(huán)境條件引起的,如營養(yǎng)或微量元素缺乏、水份失調、低溫凍害、日灼等。非侵染性的病害不傳染,致病因素消失后,則不再發(fā)展,不需藥劑防治。非侵染性病害往往引起植物組織衰退和死亡,而滋生某些腐生性真菌和細菌。 侵染性的病害是由原生物引起的,主要包括真菌、細菌、病毒,其中真菌病害是植物病害中最重要的一類,種類和數量最多。 1、真菌:致病真菌分為高等真菌和低等真菌二大類。 低等真菌引起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霜霉病、白銹病、疫病、綿疫病、晚疫病、黑脛病、疫霉病等。一般在低溫潮濕的春秋兩季發(fā)病較多,防治藥劑有:乙膦、鋁殺毒礬、金雷多米爾等。 高等真菌種類較多,引發(fā)病害也多種多樣。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葉斑病、黑斑病。擔子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黑粉病、黑穗病、銹病、紋枯病、立枯病等。半知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葉斑病、褐斑病、稻瘟病、炭疽病、瘡痂病、枯萎病、褐腐病等,防治藥劑有粉銹寧、多菌靈、甲基托布津、速克靈、世高、敵力脫、阿米西達等。 2、細菌:細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細菌性疫病、條紋病、萎蔫病、褐條病、青枯病、穿孔病、軟腐病等,防治藥劑有硫磺、石灰、銅制劑和各種農用鏈霉素等抗生素。 病霉病、病毒病主要有細菌性的束頂病、縮葉、花葉、黃葉、矮化、叢枝等。病毒病主要通過剌吸式口器,害蟲吸食汁液傳播,所以關健要及時控制傳毒的蚜蟲等吸式剌口器害蟲的危害,及早使用阿克泰或功夫防治白粉虱和蚜蟲等,可以避免病毒的傳播。 三、識別真假農藥的技巧 怎樣才能買到貨真價實的農藥?只要記住下面幾條事項,就可以避免上當受騙了。 1、看廠家及聯(lián)系地址:一般正規(guī)的廠家會在產品的標簽上寫上詳細的廠家地址、郵政編碼、聯(lián)系電話等,凡產品標簽沒有這些信息的產品就是不正規(guī)的產品。 2、看廠家三證:三證指農藥登記證、產品標準證號、生產批準證號。國產農藥這三證必須具備,而原裝進口零售包裝農藥只有農藥登記證一個號,進口農藥國內分裝則有四個證,包括農藥登記證、分裝登記證號、分裝批準證書號、執(zhí)行標準號四證。農藥登記證分為正式登記證和臨時登記證,臨時登記證號為 LS******正式登記證證號為PD******。比如LS20001573表示2000年取得臨時登記第1527號,PD347-2001表示 2001年取得正式登記374號。 3、看農藥有效成份:按照藥檢所規(guī)定,凡是有中文通用名的必須使用中文通用名注明,只有少數進口農藥產品因尚未有合適的中文名,才用英文通用名。產品的有效成份和用途可在藥檢所的農藥登記公告上查到。 4、看農藥含量、容量或重量:有的廠家玩降低含量的花招,還有知道農民有按瓶來比較農藥價格的習慣,專門生產出售比市場常見產品包裝小的產品,輔以包裝形象設計、或字體、瓶子樣式等各方面相近,起到誤導農民的作用。 5、看農藥包裝質量和價格:同樣農藥產品,假冒的往往包裝質量差,因為不愿在包裝上投入費用。有的價格明顯低于同類產品和以往價格的,假冒可能性比較大。 6、看農藥的用法、注意事項:購買農藥后,一定要看標簽上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果不按照用法和注意事項中各種指導去使用農藥,出了問題廠家是不負責的。 7、看農藥有效期:購買農藥時要有效期,只有在保質期內的農藥效果才有保證。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