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5503 | 回復數:2
談起農藥營銷,很多人都可能從“農藥”本身談起,談農藥而談農藥,大談特談4C、4P、12P等等眾所皆知的東西。既然大家都知道了,又何其為“關鍵”呢? 為“農藥營銷”而談“農藥”,有點像“為農藥而農藥”和“為營銷而營銷”的味道。筆者認為,“農藥營銷”是已經到了“跳出農藥談營銷”的時候了。 試看今日之農藥市場,太多的廠家在拼命地登記一些毫無技術含量的品種、變戲法似的改變規(guī)格和價格、大打無法體現(xiàn)企業(yè)實力的價格戰(zhàn)、雷同的營銷技巧、眼花繚亂促銷方法、貌合神離的連鎖加盟等等,筆者對這些都看膩看煩了。一句話,好無新意可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農藥“無言”,“代言”的是那農藥的生產者、決策者、執(zhí)行者、管理者和營銷者。這些人物才是農藥的代表人和代言人。這些人物的品質高下,決定農藥營銷成敗。要把握農藥的“脈動”,就要先把握這些人物的“心跳”。 農藥是載體,代言人物才是問題的關鍵。 透過農藥折射代言人物的思想,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把握農藥,就要先把握農藥的幕后人物,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因此,筆者認為:影響農藥營銷的關鍵因素如下: 一、老板的人品。 俗話到:人品決定產品,人道即是商道,老板是靈魂。 老板是農藥企業(yè)的決策者和組織者。老板決定企業(yè),企業(yè)決定員工,員工決定銷售心態(tài),心態(tài)決定銷售模式,模式決定業(yè)績。老板從長計議,高瞻遠矚,員工穩(wěn)扎穩(wěn)打,企業(yè)基業(yè)常青;老板急功近利,員工殺雞取卵,企業(yè)只能成于一時。 筆者將農藥企業(yè)老板分為:1、急于求成型;2、隨波逐流型;3、創(chuàng)新冒險型;4、穩(wěn)健保守型。如今農藥市場上,前兩種(炒作、做外功)太多太多,后兩種(積累、練內功)太少太少。因此當下急功近利的營銷和雷同相似的模式就毫不奇怪了。 二、企業(yè)的風格。 企業(yè)是農藥的生產組織,企業(yè)的風格決定產品的風格。有什么的企業(yè),就有什么樣的產品,同時就有什么樣的營銷心態(tài)。張揚務虛的企業(yè),產品大多數包裝花哨,宣傳言過其實,獎勵花樣百出,促銷無所不用其極,把“農藥”當成“圈錢的工具”,“生意性”投機取巧,花拳繡腿的外功,營銷吸引眼球;理性務實的企業(yè),默默耕耘,厚積薄發(fā),苦練內功,很少嘩眾取寵,把“農藥”當“事業(yè)”來做,把“市場”當“田園”一樣耕種,營銷講求惠及農民。 三、產品的質量。 我把產品分為四類:1、善于營銷的好產品;2、不善于營銷的好產品;3、善于營銷的一般化產品(或者不好的產品);4、不善于營銷的一般化產品(或者不好的產品)。 市場上第1類還比較少,有則多見于外資農藥產品(本人沒有崇洋媚外的思想);第2類比較多,很可惜營銷做得不好,多見于以“技術取勝”和“科研領先”的國內科研院校轉制的公司,讓人扼腕嘆息。坏3類,當今市場上,太多太多了,“復混配制劑”基本上都屬于這一路的“貨色”——質量一般化,營銷花樣百出,花在營銷上的心思比花在產品本身上的工夫要多得多。這類農藥企業(yè)好像進入了“怪圈”,明顯屬于“投機型”企業(yè)而非“事業(yè)型”企業(yè)。 如今大多數企業(yè)都進入了這種“本末倒置”的境界,好像《笑傲江湖》中歐陽鋒練功練到走火入魔一樣——倒立著頭、用手走路。第4類產品也很常見,但害處沒有第3類大,多數是企業(yè)自己吃虧,一般不會殃及農民。危害最大的是第3類,一則破壞“質量為本”的誠信風氣,二則可能殃及農民,三則誤導其他企業(yè)走向。 四、員工的素質。 進入企業(yè)三個月之后,營銷人員已經被老板馴化了,老板的理念影響員工的思想。 在市場營銷實戰(zhàn)中,我把營銷人員又分為四類:一類是實干型(狠抓終端、技術營銷、客戶培訓、會議推廣、田間現(xiàn)場);一類是機會主義型(搭便車、跟在別人后面模仿、別人栽樹自己乘涼);一類是隨大流者(價格戰(zhàn)、貼牌生產、定做、經濟返利、有獎銷售、更新包裝);還有一類是浮躁型(拼命打廣告、言過其實的推銷、包裝模仿外國貨、產品中外雜交、所謂“進口原藥”、與A國“技術合作”之類行為)。員工的行為是老板思想的側面反映,也是老板營銷思路的體現(xiàn)。 五、營銷的技術。 很多廠家把“營銷”當成“藝術”來玩弄,隨心所欲,于是乎:營銷毫無“原則”可言,老板不按“牌理”出牌,員工不講游戲“規(guī)則”,“有奶便是娘”,有錢拼命賺,最后因為“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影響整個農藥行業(yè)的風氣和氛圍。筆者認為,農藥營銷更需要“技術”,充實“技術營銷”,提高農藥營銷的“技術含量”,遵守科學精神,按牌理出牌,按規(guī)則游戲,講求企業(yè)貞操,知道“并不是任何業(yè)務都可以做的”,明白“并不是任何錢都可以賺的”。 農藥無言,讓營銷成為多余。好產品在農民的火眼金睛中永生。關鍵的因素是營銷代言人自己而不是營銷農藥。 這就是我的“跑題”之見。陸游曰“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我想說“汝果欲營銷,營銷在農藥之外”。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