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診斷,首先要區(qū)分是屬于侵染性病害還是非侵染性病害。許多植物病害的癥狀有很明顯的特點,一個有經驗或觀察仔細善工分析的植病工作者是不難區(qū)分的。在多數情況下,正確的診斷還需要作詳細和系統(tǒng)的檢查,而不僅僅是根據外表的癥狀.對于一個新手或經驗不多的植保人員來說更為必要。 。ㄒ唬┣秩拘圆『 病原生物侵染所致的病害特征是,病害有一個發(fā)生發(fā)展或傳染的過程;在特定的品種或環(huán)境條件下,病害輕重不—;在病株的表面或內部可以發(fā)現(xiàn)其病原生物體存在(病征),它們的癥狀也有一定的特征。大多數的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線蟲病害以及所有的寄生植物、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數要在組織內部才能看到,多數線蟲病害侵害根部,要挖取根系仔細尋找。有些真菌和細菌病害,所有的病毒病害和原生動物的病害,在植物表面沒有病征,但癥狀特點仍然是明顯的。 1、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 在病植物體上或根際可以看到其寄生物,如寄生藻、菟絲子、獨腳金等。 2、線蟲病害 在植物根表、根內、根際土壤、莖或籽粒(蟲癭)中可見到有線蟲寄生,或者發(fā)現(xiàn)有口針的線蟲存在。線蟲病的病狀有:蟲癭或根結、胞囊、莖(芽、葉)壞死、植株矮化黃化、缺肥狀。 3、真菌病害 大多數真菌病害在病部產生病征,或稍加保濕培養(yǎng)即可慶出子實體來。但要區(qū)分這些子實體是真正病原真菌的子實體,還是次生或腐生真菌的子實體,因為在病斑部、尤其是老病斑或壞死部分常有腐生真菌和細菌污染,并充滿表面。較為可靠的方法是從新鮮病歷的邊緣作鏡檢或分離,選擇合適的培養(yǎng)基是必要的,一些特殊性診斷技術也可以選用。按柯赫氏法則進行鑒定,尤其是接種后看是否發(fā)生同樣病害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可靠的一項。 4、細菌病害 大多數細菌病害的癥狀有一定持點,初期有水漬狀或油漬狀邊緣,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膿外溢,斑點、腐爛、萎蔫、腫瘤大多數是細菌病害的特征,部分真菌也引起萎蔫與腫瘤。切片鏡檢有無噴茵現(xiàn)象是最簡便易行又最可靠的診斷技術,要注意制片方法與鏡檢要點。用選擇性培養(yǎng)基來分離細菌挑選出來再用于過敏反應的測定和接種也是很常用的方法。革蘭氏染色、血清學檢驗和噬菌體反應也是細菌病害診斷和鑒定中常用的快速方法。 5、菌原體病害 菌原體病害的特點是植株矮縮、叢枝或扁枝,小葉與黃化,少數出現(xiàn)花變葉或花變綠。只有在電鏡下才能看到菌原體。注射四環(huán)素以后,初期病害的癥狀可以隱退消失或減輕。對青霉素不敏感。 6、病毒病害 病毒病的癥狀以花葉、矮縮、壞死為多見。無病征,撕取表皮鏡檢時有時可見有內含體。在電鏡下可見到病毒粒體和內含體。采取病株葉片用汁液摩擦接種或用蚜蟲傳毒接種可引起發(fā)。挥貌≈耗Σ两臃N在指示植物或鑒別寄主上可見到特殊癥狀出現(xiàn)。用血清學診斷技術可快速作出正確的診斷。必要時作進一步的鑒定試驗。 7、復合侵染的診斷 當一株植物上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病原物侵染時可能產生兩種完全不同的癥狀,如花葉和斑點、腫瘤和壞死.首先要確認或排除一種病原物.然后對第二種作鑒定。兩種病毒或兩種真菌復合侵染是常見的,可以采用不同介體或不同鑒別寄主過篩的方法將其分開?潞帐戏▌t在鑒定侵染性病原物時是始終要遵守的一條準則。 (二)非侵染性病害 從病植物上看個到任何病征.也分離不到病原物。往往大面積同時發(fā)生同一癥狀的病害;沒有逐步傳染擴散的現(xiàn)象等,大體上可考慮是非浸染性病害。除了植物遺傳性疾病之外,主要是不良的環(huán)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環(huán)境因素種類繁多,但大體上可從發(fā)病范圍、病害特點和病史幾方面來分析。下列幾點可以幫助診斷其病因: 1、病害突然大面積同時發(fā)生,發(fā)病時間短,只有幾天,大多是由于大氣污染、三廢污染或氣候因素如凍害、干熱風、日灼所致。 2、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種發(fā)生,多為生長不宜或有系統(tǒng)性的癥狀致的表現(xiàn),多為遺傳性障礙所致。 3、有明顯的枯斑、灼傷,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葉或芽上,無既往病史,大多是由于使用農藥或化肥不當所致。 4、明顯的缺素癥狀,多見于老葉或頂部新葉。非侵染性病害約占植物病害總數的1/3,植病工作者應該充分掌握對生理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技術。只有分清病因以后,才能準確地提出防治對策,提高防治效果。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