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栽培技術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4972 | 回復數:0

聯盟版主 發(fā)表于: 2011-7-3 22:17: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一、         概述:

金銀花又名灰氈毛忍冬,雙花,忍冬花等,入藥歷史已有幾千年,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消腫的功能,主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癥,主產于湖南、山東、河南等省。我湖南省隆回縣麻塘山中藥材基地,湘隆良種金銀花種苗基地通過多年的探索、訓化、選育、改良等,培育出了高產優(yōu)質的良種金銀花種苗——湘蕾系列。湘隆系列品種,花蕾全期不開放,均能高產優(yōu)質。引種至附近兩鄉(xiāng)一鎮(zhèn)到目前為止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年產量超8000噸以上,特別是湘隆花王引種到低海拔地區(qū)也能高產。近年來,云南、四川、貴州、江西、河南、山東以及本省周邊市縣地區(qū)來我地采購苗木者甚多,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良種金銀花苗木生長表現良好。

二、 生物學特性:

金銀花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適應性很強,耐寒、耐旱、耐澇(但不能有地下水),平原、丘陵、山區(qū)均能栽種,對土壤要求不嚴。就產量而言,湘蕾一號適應高海拔地區(qū)(1200米以上),因為生長速度慢,藤枝節(jié)短,長蕾多、密且產量高。湘蕾花王最佳適應500-1200米。湘隆花王適應范圍最廣250以上就產量不受影響。

三、     金銀花成品的市場行情及前景分析:

    目前國內各地對金銀花的需求量大多是供不應求,兒乎每年如此,今年更是價格飛漲。據了解,目前全球對金銀花的需求量每年可達千萬公斤以上。今年的良種金銀花價格各地有所不同,但都高于往年,這是因為市場的需求引發(fā)的。在國內,良種金銀花的平均價格每斤85元左右,其中河南產良種金銀花更是突破120元/斤?梢,金銀花市場前景廣闊。

四、     金銀花栽培技術:

1、金銀花開發(fā)建園技術

(1).金銀花園地選擇

金銀花起源于暖溫帶森林,在其長期的系統發(fā)育過程中,形成了喜溫暖濕潤而又耐旱等特性,適應性廣,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嚴。但從高產優(yōu)質的角度考慮,應選擇在最適宜建園的環(huán)境建園。我縣西北部中山原地區(qū),是典型的山地氣候。通過長期觀察,認為在600-1000米的海拔高度為金銀花的最佳種植區(qū)域。土壤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才能獲優(yōu)質高產。地形地勢以背風向陽的緩坡地、開闊平地為最好,“四邊”地、林間地也適宜種植,風口谷地、低洼地不適宜種植,沙土公路兩側灰塵污染,有工業(yè)污染和病原物污染(如傳染病醫(yī)院附近)的地點都不宜種植。

(2).整地建園技術

[土地開墾] 金銀花園地的開墾因土地現狀與生產目標而異。現耕地不需開墾,荒地和林間空地需開墾,優(yōu)質高產栽培需要全面墾復,清除雜草根、柴根、樹根等植物根群,森林植被型只需穴墾。全墾的墾挖深度要求30 cm以上,穴墾可按40 x 40 x 20開穴,只需清除穴內雜根。土地墾復宜冬前或冬季進行,有利于土壤凍化改良。

[改土整地] 改土與整地可結合進行。改土方式主要有撩壕施肥改土和客土培肥改土兩種。優(yōu)質高產栽培目標的建園,必須實行撩壕施肥改土,按照種植規(guī)劃確定的密度,如酸度過濃可散放生石灰10公斤。坡度在20°以下的坡地撩壕時應修筑成等高不等寬的水平梯田,以利保持水土,每660平方挖穴200-220(1。6*2)

[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期為農歷的10月次年的2月。栽植前選購好良種壯苗,栽植時將苗木豎立于穴內,梳理好根系,使之舒展有致,然后細土培根,用腳對苗干踩緊一周,然后施放5-10斤的農家肥(以苗10cm為中心外施放)再覆蓋松土(以蓋住嫁接口2cm)與地面持平。苗木栽植深度要適宜,金銀花的栽培密度為667㎡200-220株。2、金銀花生產園培管技術

(1)、土壤管理  金銀花園地的土壤管理,一年中主要有以下四項任務。

[春季松土] 春季松土一般在3月下旬進行,屆時可翻挖松土,翻挖深度以10厘米左右為宜。通過翻挖,可以土壤通氣增溫,促進根系活動,翻挖時切斷部分老根,促進根系更新。

[挖伏土]   一般在7月中下旬進行。此時為三伏盛夏,田間雜草叢生,與金銀花爭奪肥水,雜草種子即將成熟撒子,從而增加了下年的雜草發(fā)生量,同時此時又是雜草養(yǎng)分最高、鮮草產量最高的時期,翻挖壓草是一項很好的積肥措施,因此,挖伏土是一項松土、除草、壓草積肥的一舉三得的重要的土壤管理工作。屆時實行全面翻挖,近根區(qū)集中埋草,翻土深度15厘米,埋草深度25-30厘米。

[清園翻土] 一般于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結合冬季清園進行,翻挖深度20厘米,將地表雜草、殘渣、落葉等翻埋入土,同時將一些入土越冬的病菌、害蟲翻出地表,破壞其越冬場所,消滅病蟲。冬挖土坯不需整細,以粗坯凍曬為佳。

[土壤施肥] 土壤施肥是土壤獲得養(yǎng)分補充的主要途徑。參照【NY/T394-200·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金銀花施肥標準按撫育期和投產期分別制訂。

  撫育期全年施肥3次,其中追肥2次,于1月中旬、4月上旬、7月中旬分別進行。1月中旬第一次追施農家肥為主,每株 用量在5-10斤,混施每株0。5斤復合肥。其余二次追肥均以尿素化肥兌水淋施,每次每667 m2 施肥50-100公斤,追肥采用根區(qū)拋散施,施后蓋土。金銀花撫育期為1年即可產花。

投產期每年施肥3次,其中追肥2次,和撫育期差不多,只不過量可按株大小增加。

(2).水分管理

  我縣金銀花主產區(qū)域溫暖濕潤,降水量達1600毫米以上,無明顯旱季雨季之分,基本是無旱區(qū),水分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排水防澇。進入4月以后,降雨漸多,應及時疏通各級水溝,堵、引可能入園的山地徑流,防止園地沖刷,在坡地和坡地梯田等金銀花田地,推行多雨期地面蓄草保土措施。梯壁應全年蓄草,只割不刨,防止雨水沖刷倒梯。

(3).枝梢管理

[整形修剪] 定植后兩年內要基本完成修剪工作,形成豐產樹形。金銀花是木質藤本植物,生長量大,易于整形。生產上適用的有干墩式圓頭型、匍匐式扇狀形、籬架式三主枝扇狀形等三種樹形。

  干墩式圓頭形修剪  定植后苗木即時打頂去尖,新梢萌發(fā)后留一個梢作主干培養(yǎng),其余抹除,主干培養(yǎng)枝長至60厘米長時打頂促分枝,力爭培養(yǎng)出3-4個健壯分枝,50厘米以下主干上的萌枝要全部抹除:促其增粗直立成墩,在前三年培養(yǎng)主干期間,應當依次進行新枝打頂促分枝,向四周分枝擴展,形成上小下大,內空    外圓的傘狀圓頭型樹型。干墩式圓頭型是當前我縣金銀花的主要樹型之一。

  匍匐式扇狀形整形  定植后即時將苗木打頂,新梢萌發(fā)留一個枝作主干培養(yǎng),當其長至60厘米時及時打頂促分枝。打頂后新梢萌發(fā)時,主干部分50厘米以下新梢全部抹除,50厘米以上兩側備留一個新梢作副主枝培養(yǎng),先端新梢讓其作主枝繼續(xù)延長生長。以后三枝每長至60厘米打頂一次,培養(yǎng)2個分枝,逐漸形成一主兩副多分枝的三蔓式扇狀樹形。本樹形適用于陡坡、山腳地、梯壁下等可匍匐爬行生長的條件。

  籬架式扇狀整形  本樹形的整形方法、步驟同匍匐式扇狀年不同的是有籬架爬附,枝條水平綁縛或扇狀綁縛在籬架之上,樹體直立向空間發(fā)展,通風透光良好,具有更大的生產能力,是優(yōu)質高產規(guī)范栽增的主要樹形。

  [維持修剪] 維持修剪是整個投產期內調節(jié)植株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關系的基本手段。在一定的栽培條件下,通過修剪,可達到控制樹冠、穩(wěn)定產量、改善光照、減少病蟲害、提高品質的目的,維持樹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最大限度地延長樹體經濟生長年限,維持修剪的修剪強度以輕剪為主,修剪方式以疏剪為主,刪剪為次,適當短截;修剪對象為病蟲害枝、干枯枝、密生枝、重疊枝、衰老枝等,即剪去病蟲枯枝、疏除密生枝、重疊枝,刪去無用大枝、短截部分衰老枝。維持修剪的基本去留原則是去弱留強,去密留稀,去內留外。修剪時間因修剪對象不同而不同。修剪病蟲枝、干枯枝結合清園于初冬進行,修剪生活枝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進行,抹芽、疏梢、摘心等夏季修剪根據需要隨時進行。

  [更新修剪] 植株生長達到一定年限或受不良栽培條件的影響,出現植株衰老,產量下降,品質變劣等不良狀態(tài)時,應進行更新修剪。更新修剪于3月上、中旬進行。金銀花更新修剪以回縮更新為主,將副主枝上的各級枝梢回縮到有自然更新枝出現的節(jié)位,無自然更新枝出現的植株回縮到副主枝發(fā)側枝的節(jié)位。特別指出,更新修剪必須以良好的肥水管理為前提才有效;更新修剪后應搞好主干主枝刷白和傷口涂藥(石硫合劑等),加強樹體保護;修剪后新梢萌發(fā)時應加強疏梢、定梢、摘心等枝梢管理工作,促進新樹形的快速形成。

五、     病蟲害防治:

總的發(fā)生病害重于蟲害。其中病害主要為白粉病,其次為炭疽病、褐斑病、白絹病、煙煤病、繡病和疫病等。蟲害主要為蚜蟲,其次有咖啡虎(有的在地下)天牛、黑沫蟬、葉螨、木蠹蛾、葉甲、金銀花尺蠖、斜紋夜蛾、短額負蝗、紅腹燈蛾、黃刺蛾、綠刺蛾、金龜子、東方螻蛄、斑潛蠅、麻皮蝽等。

1.     金銀花主要病蟲綜防技術措施

(1).金銀花主要病蟲綜防的基本原則:

金銀花病蟲防治的目的在于保護金銀花植株,以獲得高產穩(wěn)產和優(yōu)質的金銀花產品,最大限度地達到增產和增收。

金銀花病蟲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預防為主”是指在病蟲大量發(fā)生且足以造成產量和品質影響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綜合防治”就是從金銀花生產的全局和整個農業(yè)生態(tài)系的總體觀出發(fā),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蟲害的因素,人為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蟲害發(fā)生和危害的條件,綜合協調各種防治措施,控制病蟲發(fā)生危害,以保護金銀花達到高產穩(wěn)產和優(yōu)質。

(2).金銀花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根據金銀花病蟲和天敵的發(fā)生消長規(guī)律,其主要措施為:

①.選種豐產抗病蟲品種。

②.保護利用好本地自然天敵。金銀花病蟲的天敵種類很多,自然控制能力強,應在保護和豐富植被的基礎上,重點減輕農藥對天敵的殺傷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以保護生態(tài)平衡,充分利用自然天敵對病蟲害進行有效控制。

③.搞好農業(yè)防治,減不病蟲基數,提高植株抗性。一是加強以肥水管理為主的栽培管理,為要有合理施肥,防漬防旱等。二是開展冬季防凍,冬季可采用石灰水進行莖桿刷白,基部堆放覆蓋物等措施進行防凍,同時莖桿刷白還可以減少病蟲越冬場所和越冬基數。三是選地時應避開當風口,以防冬季和早春的風害。四是進行合理修剪和冬季清園,進行合理修剪可增加植株的通透性,冬季清除枯枝落葉并配合使用石硫合劑可極大地減少病蟲基數,減輕來年病蟲為害。

④.科學字全用藥,及時控制危害。一是選擇對口農藥,二是掌握好防治時期和防治方法。

(3).金銀花主要病蟲發(fā)生及綜防技術介紹:

①.蚜蟲  有桃粉蚜和中華忍冬圓尾蚜兩種,屬同翅目蚜翻越,主要吸汁為害嫩梢嫩葉及花蕾,一般葉片受害背向萎卷,先葉脈變紅褐色并漸擴展到脈緣葉肉,嫩梢和花蕾受害則萎縮不發(fā),嚴重時受害部位萎蔫干枯,全侏花蕾無收。在我縣此蟲以卵在木槿上,偶見在金銀花枝桿裂皮縫隙中越冬,一般4月初有翅蚜始遷入花園進行單雌繁殖,前期主要以若蚜和無翅成蚜進行為害,6月中旬后園中有翅蚜開始陸續(xù)增多,至7月上旬園中可見大量有翅蚜,在我縣,金銀花蚜蟲以5-8月發(fā)生嚴重。蚜蟲在金銀花園中一般呈核心分布,其中4-6月最為明顯。此蟲是我縣金銀花生產的頭號害蟲。

防治方法:一是利用好本地自然天敵,二是選用對口農藥,主要有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毗蟲琳類的蚜虱凈、敵虱蚜、豐源、氧化樂果等。三是在有蚜株50% 以下時挑治,50% 以上時普治。

②.咖啡虎天牛  屬鞘翅目天?。該蟲以幼蟲和成蟲兩種蟲態(tài)同時在受害植株內越冬,在我縣一般越冬成蟲在4月下旬出洞,越冬幼蟲5月中下旬羽化成蟲,成蟲進行交配后其卵主要產于粗枝干的老皮、裂皮下,孵化幼蟲蛀食木質部,造成主桿或主枝枯死。幼蟲蛀入后留有潮濕狀蟲傷口,其后隨蟲齡增大有少量木屑和蟲糞排出,其排出的木屑和蟲糞一般由分泌液粘連于蟲傷口邊,折斷受害枝干可見蛀道內充滿木屑和蟲糞。以成年園發(fā)生較重,我縣發(fā)生1-2代,以7-8月園中受害最重。

防治方法:

1).糖醋液(糖1份、醋5份、水4份、晶體敵百蟲0.05份配成)誘殺成蟲。

2).人工捕捉或在蟲蛀口注入敵敵畏、殺蟲雙等農藥后用黃泥封口。

3).用敵敵畏1000x 噴霧。

③.白粉。ㄈ潭追鄄。  主要為害當年生葉片和嫩莖及花蕾,葉片發(fā)病初期出現圓形白色霉狀病斑,后不斷擴大,連接成片,形成大小不一的白粉斑,葉斑背面有灰白色粉狀物或霉狀物產生,花蕾受害產生灰白色粉層,嚴重時受害花蕾和葉片變成紫黑色,最后引起落花、凋葉、枝條干枯。在我縣一般在3-4月在當年秋梢葉片上始感病,4月上旬后當年新梢始見發(fā)病,其后主要在新梢葉片上擴展,6月上中旬隨海拔升高花蕾依次漸感病,花蕾感病后即可迅速流行,嚴重時可使花蕾失收。此病以6-8月發(fā)生嚴重,10月中旬后則不再在枝葉上擴展。因品種抗性不同,其品種間發(fā)生為害程度明顯存在差異。白粉病是影響我縣金銀花生產的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一是選種豐產抗病品種;二是進行合理修剪,合理密植,并進行冬季清園;三是選用對口農藥,花蕾期為同喜。愛苗、好力克、富力庫、多菌靈、代森錳鋅、安克、世高、40%農抗120、1.5%多抗霉素、雷多米爾等,無花期可用粉銹寧、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四是重點搞好花蕾期用藥保護,即在花蕾達到0.2-0.3cm時連續(xù)用藥2-3次,每次間隔5-7天。

④.炭疽。ㄈ潭烤也。  為真菌性病害。葉片呈多種病斑癥狀,潮濕時后期病斑上著生紅褐色點狀粘狀物,嚴重時可造成大量落葉直至原蔸腐敗,故也叫腐蔸病或根腐病,以成年園特別是冬培及管理粗放、植株長勢差、地勢低洼的園發(fā)病嚴重,每年我縣有2期發(fā)病流行高峰期即3-4月和9-10月,在我縣發(fā)生為害僅次于白粉病。

防治方法:一是加強栽培管理,主要是合理施肥,以防旱防漬的科學管水,開展冬季防凍,早春防風等,以增強樹勢;二是進行合理修剪和冬季清園;三是合理用藥,可選用石硫合劑、硫懸浮劑、甲基托布津、多菌靈、苗多米爾、代森錳梓等進行防治。

⑤.褐斑病  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褐色小斑,其后小斑擴大或數個小斑融合一起形成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的褐色葉斑,潮濕時葉背產生灰色霉狀物。我縣5-8月發(fā)生較重,但發(fā)生為害明顯輕于白粉病,一般也較炭疽病輕。

防治方法:同炭疽病防治方法相司。

⑥.白絹病   真菌性病害,金銀花感病后,先在離地面5-10cm的根頸部出現褐色斑點,其后漸擴大至整個根頸部,同時從病部長出一層白色菌絲,病部皮層漸腐爛,并迅速向下蔓延,后期菌絲形成褐色小菌核。一般病株葉片較小,葉緣卷曲,整株褪色,花期延遲,嚴重時全株第二年即可枯死。以5-8月在低洼地發(fā)生較重,且一般幼苗和功年園重于成年園,防治上應采用藥液淋蔸。

六、金銀花采收與加工:

(1).采收:花蕾小部分變金黃時,為適時采收期。應選擇在晴天(綠原酸含量高),采收的金銀花應放入竹簍或竹筐內,不宜壓太緊,以保持花的顏色,大晴天壓得太緊數小時后會燒壞金銀花,顏色會變黑,影響品質。當天采收的花蕾應及時加工。

(2).初加工:分為茶用花和藥用花。

1.茶用花加工:

選未開花的青色長2-4厘米的花蕾殺青,小型的可用CK-20型和CK-40型滾筒式連續(xù)殺青機,也可用大型的新型專利30914標準殺青機。前者適合農村小規(guī)模生產殺青用,后者適宜工廠生產茶用花加工。

殺青方法:①.正常情況下,溫度380度至400度之間,時間為2分鐘,轉速為6-7轉,加入金銀花量為6-8斤。②.當溫度在380度以下,時間和轉速不變時,金銀花量減半。

倒出后就立即攤曬及時烘干,小型的用5HG-250型烘干機,裝篩一次可裝500-600斤殺青花。燒大火連續(xù)烘6-8小時全干,待晾干后干篩,再重裝篩再烘,一天可烘干250斤左右。工廠化生產的烘干機可用拉板式連續(xù)烘干機,上面放入濕花,下面出干花,80度左右可5分鐘拉一次。

茶用花的質量要求:表面黃白色,氣清香,味甘微苦,開放花朵不超過 5 % ,無嫩蕾、黑頭、枝葉。

2. 藥用花加工:

①.殺青藥用花:把采回的金銀花選 出枝葉,放入殺青機內殺青,攤曬后再一次性烘干(質量要求:表面黃白、青色、氣清香、味甘微苦、開放花朵不超過 20 % )。

②.精選花黃花加工:把采回的金銀花選出青蕾做茶用花加工,把黃花放入烘干機一次性烘干(質量要求:表面黃花、氣清香、味甘微苦、開放花朵80 % )。

③.五色花:把采回的金銀花不薰硫磺直接放入烘干機烘(質量要求:黑、青色、氣清香,開放花朵各半)。

④.陰干花:把采回的金銀花用硫磺薰蒸待葉片變黃色,濕品放置在室內或棚下通風較好的地方,促使水分自然蒸發(fā),或安置排風扇加快干燥(質量要求:黃白色)。

⑤.曬花:(隆回縣的普通加工方法)

把采回的金銀花用硫磺薰蒸,待葉片變黃色時,選大晴天,一次性曬干。曬花的分級指標如下:

品名

等級

水份%

枝葉含量%

不溶性

外觀

綠原酸含量

精選花

一級

11-13%

≤5%

≤2%

黃色

≥2.5%

中選花

二級

11-13%

≤15%

≤3%

淡黃色

≥2%

初選花

三級

11-13%

≤25%

≤25%

淡黃色

≥2%

統花

四級

11-13%

≤35%

≤35%

淡黃色

≥1.5%

     枝葉含量包括花萼和花托、花梗在內的枝桿葉。

七、     嚴禁在金銀花上使用的農藥種類:

1.  國家早已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

六六六、滴滴涕、毒釘芬、二溴氯丙烷、殺蟲瞇、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劑、狄氏劑、汞制劑、砷、鉛類、敵枯雙、毒鼠強、氟乙酰胺、甘氟、氟乙酸、霉鼠硅。

2.  即將禁止銷售和使用的農藥:

甲胺磷、甲基對硫磷(甲基1605)、磷胺、對硫磷、久效磷及含有以上五種成份的混制劑。

3.  限制使用范圍的農藥:

甲拌磷、甲基異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環(huán)磷、治螟磷、內吸磷、克百威、涕滅威、滅線磷、硫環(huán)磷、蠅毒磷、地蟲磷、氯唑磷、草線磷、三氮殺螨醇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